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陷阱法调查茶园蜘蛛多样性及种群动态

摘要:采用陷阱法收集茶园蜘蛛,对湖南茶区代表性茶园的蜘蛛多样性及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一共调查到蜘蛛1457头,隶属18科,32属,41种。陷阱法收集的茶园蜘蛛大多数为游猎型蜘蛛,其中狼蛛科( lycosidae)为优势科,前凹水狼蛛(pirataprocurvus)为优势种。茶园蜘蛛群落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和优势度指数跟时间有一定关系,多样性和丰富度的波动较大,而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波动不大。
关键词:茶区;蜘蛛;多样性;陷阱法
蜘蛛是许多茶园害虫重要的天敌之一,对很多茶园害虫的种群控制和茶园害虫的生物防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对茶园蜘蛛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蜘蛛种类、多样性、群落及种群动态、生态位及茶园间种其它作物对害虫和蜘蛛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都有很多的报道。在调查茶园蜘蛛时多采用拍打震落法,采用陷阱法采集茶园蜘蛛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陷阱法对湖南长沙县茶区主要蜘蛛种类和多样性以及茶园蜘蛛的群落动态进行了调查。
1 研究样地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地概况
调查地选择在湖南省长沙县湘丰飞跃基地,丘陵地,海拔104m,年平均气温16.8cc,年有效积温3022.40c,绝对最低温度-15℃,年降雨量1400mm左右,无霜期275d,夏秋季雨量偏少,伏旱经常发生。实验茶园面积约0.13hm2,10年生白毫早,常规种植茶园。茶丛距约0.33m,树高0.6m-0.8m。
1.2研究方法
1.2.1 陷阱法系统调查茶园蜘蛛群落
采用陷阱法系统调查茶园蜘蛛群落,陷阱法具体操作参照刘杰等n3]2006年的方法,陷阱布局采用平行线跳跃法,每块茶园放置陷阱45个,陷阱相距约3m,5至10月,每半个月采集一次,11月至次年4月每1个月采集一次,采集时间持续约2年(2010年6月-2011年10月)。陷阱构成:使用2个一次性塑料杯(口径为7.2 cm、深10.5 cm、容积为300ml)相嵌埋人茶篷下土壤中作为陷阱,保持杯口与地面相平,陷阱上方用铁丝支撑的塑料碗做棚。陷阱溶剂为4%的福尔马林加少量的甘油和洗衣粉水,具体配方为每1000ml 4%的福尔马林液加5 5ml甘油和几滴洗衣粉溶液。每次收集的标本均按号分装储存在盛有75%酒精的塑料管中,实验室体视镜下进行鉴定。成蛛鉴定到种,幼蛛鉴定到科。
1.2.2数据分析
把采集的蜘蛛标本在科的分类阶元水平上分类,统计出各科的数量及所占的比例,以便进行各个指数的分析。采用shannon wiener的多样性指数反映物种多样性:h = - ∑pilnpi,pi=ni/n (i=0,l,2,3,...,s);式中:pi是群落中第i个物种的个体数量占群落中总个体数的比例,ni为第i个物种的个体数量,s是群落中物种数,n为群落个体总数。采用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示不同物种的多度分布的均匀程度:e=h/hmax,hmax =lns;式中h为实际观察的物种多样性指数,hmax为最大的物种多样性指数,(s为群落中的总物种数)。丰富度分析采用margalef指数,即:d=(s-1)/lnn,式中s为群落中的总数目,n为观察到的个体总数。采用simpson指数分析物种优势度:simpson指数c=1-∑pi2,式中pi种的个体数占群落中总个体数的比例。数据的统计和制图在excel 2003中进行。
2研究结果
2.1 主要蜘蛛类群及数量
鉴定蜘蛛标本1457头,成蛛877头(雌蛛319头,雄蛛558头),幼蛛580头,隶属18科,32个属(不包括幼蛛),41种(不包括幼蛛,成蛛中漏斗蛛科的一种和地蛛科的2种未鉴定到种)。主要种类有暗蛛科amaurobiidae的白斑隐蛛nursciacdbofasciata。盗蛛科pisauridae的兴起狡蛛dolomedes insurgens。地蛛科atypidae的异囊地蛛a typus heterothecus 和绥宁地蛛atypus suininge瑚is。光盔蛛科liocranidae的草地鼬蛛itatsin.a praticola str.,1906、草栖毛丛蛛itas inapracticola和道县刺足蛛phmrolithus daoxianensls。节板蛛科liphistiidae的中华七纺蛛heptalhela s tne瑚如。卷叶蛛科dictynidae的jmonia auritus。狼栉蛛科zoridae的刺狼栉蛛zora spinirnana。狼蛛科lycosidae的前凹水狼蛛pircrla procurvus、黑腹狼蛛lycosa coelestis、沟渠豹蛛pardosa laura、绥宁獾蛛trochosa suiningensis peng et a1.、星豹蛛pardosaastngera、中华狼蛛lycosa sinensis、旋囊脉狼蛛venonia spirocysta、中华豹蛛pardosa sinerxsis和家福穴狼蛛hogna jiafui peng et直1.漏斗蛛科agelenidae的机敏漏斗蛛agelena difficilis和长隙蛛coelotes prolixus。皿蛛科linyphiidae的草间钻头蛛hylyphnntes gramin,icola和阴瘤胸蛛oedothoraxfeminea。平腹蛛科gnaphosidae的亚洲狂蛛zelotesas ialicw、三门狂蛛zelotes sanmen、齿单蛛haplodrassus dentalus、三门近狂蛛drassyllus s anme ne瑚如和戟行平腹蛛gnnphosa hastata。球蛛科salticidae的漂亮丽蛛chrysso pulcherrima、半月肥腹蛛stealoda cingulala和四泡丽蛛chryssovesicu,losa。跳蛛科salticidae的白斑猎蛛evarchacdb aria、沟渠蝇虎plexippus petersi和条纹蝇虎蛛plexippus setipes。蟹蛛科thomisidae的鞍型花蟹蛛xysticus ephippiatus、 千岛花蟹蛛xysticuskurilens括、埃氏花蟹蛛xysticus emerton,i和森林微蟹蛛lysiteles silvanus。栅蛛科hahniidaee的浙江栅蛛hahnia zhejilrngensis song et 2heng。栉足蛛科ctenidae的黄栉足蛛a nahita fauna karsch和田野安蛛anahita fauna。其中狼蛛科所含种类数最多( 20.45%),其次是平腹蛛科(11.36%)。蜘蛛个体数量以狼蛛科最多(占54.03%)、其次是平腹蛛科(占17.54%)、栅蛛科(占7.74%)。在种的水平上,前凹水狼蛛最多占24.07%,为优势种,其次是黑腹狼蛛占16.18%,亚洲狂蛛占15.41%(表1)。狼蛛科为茶园优势科,茶园蜘蛛大多数为游猎型蜘蛛。
2.2茶园蜘蛛数量动态和优势种的种群动态
2.2.1 茶园蜘蛛数量动态
茶园蜘蛛数量动态见图1,调查数据显示,活动蜘蛛数量在一年中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在6月份,一个是在1月。从2-6月中旬左右活动的蜘蛛数量呈上升趋势,从6月中旬到9月底左右呈下降趋势,从10月到次年1月也呈现出上升趋势。茶园蜘蛛活动时间见表2,从表中可知狼蛛科、平腹蛛科、栉足蛛科、蟹蛛科和地蛛科蜘蛛活动时期较长,每年的6-10月活动的蜘蛛种类较多。
2.2.2茶园蜘蛛优势种的种群动态
茶园优势种前凹水狼蛛的种群动态见图2,从2010年调查结果来看,7月上旬和9月中旬前凹水狼蛛的种群数量呈现两个高峰,7月中旬到9月上旬期间,前凹水狼蛛的种群数量明显少于7月上旬和9月中旬的数量,从9月下旬到12月只有11月下旬采集到蜘蛛。从201 1年看,也呈现出两个高峰期即5月下旬和7月中旬左右,从1月到5月中旬以及8月下旬到10月中旬都未采集到前凹水狼蛛。从两年的数据来看,前凹水狼蛛活动较多的月份是从5月到9月,11月有活动的迹象。
2.3群落特征指数分析
基于科水平的群落的特征指数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2010年的茶园蜘蛛群落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和优势度指数均以7月中旬较高,而2011年则以2月份较高。从时序上来看,多样性和丰富度的波动较大,而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波动不大。
3讨论
3.1 主要蜘蛛类群及数量
从调查的结果上看,茶园优势科是狼蛛科,优势种为前凹水狼蛛,它们大多数为游猎型蜘蛛,这与刘杰等2006年棉田蜘蛛的调查结果、喻国辉等2007在麦田陷阱采集到蜘蛛类群主要为地面活动类群和施波等土堆陷阱法采集到的蜘蛛中在水稻植株中上层活动的蜘蛛非常少的规律相同,而与颜亨梅等1994和张觉晚等2004年的结果有点差异,湖南省湘阴县兰岭茶厂六塘、兰岭两个茶园的蜘蛛群落的优势科为跳蛛科,武陵山地区茶园蜘蛛群落的优势科球蛛,造成这样的差异,可能是地理环境和蜘蛛采集调查的时间差异,此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蜘蛛采集的方法不同造成的,颜亨梅等1994年和张觉晚等2004年主要采用拍打震落法收集,因此采集到的蜘蛛主要是茶树上活动频繁的种类,包括在茶树上游猎的和结网的蜘蛛种类。本文采用陷阱法收集蜘蛛,收集的蜘蛛主要是地面活动频繁的种类,所以在进行茶园蜘蛛种类调查时,应结合多种采集收集蜘蛛的方法,这样的调查结果会更加接近实际的茶园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