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处理30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一体机
来到这里你能找到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医院污水处理设备,型号有0.5t/h、1t/h、1.5t/h、2t/h、2.5t/h、3t/h、3.5t/h、4t/h、4.5t/h、5t/h、12.5t/h、10t/h3t/d、5t/d、8t/d、10t/d、15t/d20t/d、25t/d、30t/d、35t/d、40t/d、50t/d、60t/d、70t/d、80t/d90t/d、100t/d、120t/d、150t/d、200t/d、250t/d、300t/d、500t/d、1000t/d,10吨每天的污水设备价格仅需25000元,hb-50-500二氧化氯投加器3000元。布置紧凑、占地面积省,设备远销国外,保认可的厂家,请放心购买。
生物滤塘
人们从稳定塘结构与净化机理出发,结合厌氧生物膜法、吸附过滤法和稳定塘技术,提出了稳定塘工艺改良技术—生物滤塘。该塘对单塘塘底增设卵石层和滤层,增加微生物附着面积,使塘体形成厌氧—好氧交替带,有利于氮和磷的去除;采用底部分散式进水,提高单塘的去除能力,也能减少塘体的短路现象,一定程度上减短了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塘体占地面积的减小。研究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相同时,生物滤塘较传统稳定塘具有较高的cod、nh4+-n和tp去除效率,有机负荷调试试验中,当cod质量浓度达800mg˙l-1时,生物滤塘仍然保持较好的运行状态,cod平均去除率较稳定塘
产酸细菌对酸碱度不及甲烷细菌敏感,其适宜ph值较广,在4.5~8.0之间,产甲烷菌要求环境介质ph在中性附近,适ph值为7.0~7.2。在厌氧生物处理中,由于产酸和产甲烷过程大多在同一构筑物内进行,为了维持平衡,避免过多的酸积累,常使反应器内的ph值保持在6.5~7.5(好在6.8~7.2)的范围内。
ph条件失常首先会使产生的h2和乙酸不能被正常代谢降解,从而使整个消化过程各阶段间失去平衡。若ph值降到5以下,对产甲烷菌抑制较大,同时产酸作用本身也会受到影响,从而整个厌氧消化过程被破坏,即使ph恢复到7.0左右,厌氧装置的处理能力也不易恢复。而在ph值稍高时,只要恢复中性,产甲烷菌却能较快地恢复活性。所以厌氧装置适宜在中性或稍偏碱性的状态下运行。
在厌氧消化过程中,ph值的变化除了受外界因素影响之外,还取决于有机物代谢过程中某些产物殴打增减。如产酸作用产物有机酸的增加,会使ph下降;含氮有机物分解产物氨的增加,会引起ph值升高。
复合厌氧塘填料安装方式采用悬浮框架结构,顶部设有浮筒,依靠其浮力将单元体悬浮在水中,单元体下部设有混凝土重锤,依靠其重量控制单元体高度。复合厌氧塘具有弹性填料挂膜快,生物膜更新周期时间长;悬浮框架结构运行稳定,抑制臭气作用明显,个别浮筒有上浮现象
复合厌氧塘主要由底部的污泥消解区和上部的生物膜载体填料区组合而成,通过均匀进水系统和均匀出水系统,使污水在厌氧塘中进行上向和下向折流翻腾式流动,使其与底部污泥层和上部生物膜层进行充分的接触,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有效的厌氧生物降解。
采用两级pf,用nd(钕)的硝酸盐溶液替代am废水,起始nd浓度为14mg/l,出水nd浓度为0.01mg/l(icp-aes的监测下限)。化学混凝—微滤膜组合工艺处理低浓度放射性锕系元素废水和重金属废水,是将传统的化学沉淀与微滤膜分离相结合,向含低浓度的放射性锕系元素(am、u、pu等)和重金属(cr和pb)的废水中投加合适的絮凝剂,并调节ph值至碱性,形成金属离子的氢氧化物沉淀后,经微滤膜分离有害金属从废水中去除。低浓度有害金属废水中的金属的氢氧化物、碳酸盐、磷酸盐等化合物的浓度可能小于溶解度,或者在水溶液中呈胶体状态存在,不能单独从废水中析出沉淀,而是通过絮凝或胶体的物理、化学吸附从废水中去除,例如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铁盐,形成fe(oh)3,与胶体状态的金属共沉淀,再经过微滤被截留下来。
(1)常温厌氧消化是指在自然气温下进行废水厌氧处理的工艺,适宜温度范围为10~30℃。
(2)中温厌氧消化 适宜温度范围为35~38℃,若低于32℃或者高于40℃,厌氧消化效率则明显地降低。
(3)高温厌氧消化 适宜温度范围为50~55℃。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借助于离子交换剂上的离子和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反应而去除废水中铬离子的方法。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呈铬酸根或重铬酸根状态的cr6+,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则可以去除废水中c,+及其它金属离子。离子交换树脂对水溶液中的含铬离子有较大的交换吸附容量,处理效果好,可回收铬,对环境无二次污染。但该法设备复杂,一次投资大,成本高,有机物的存在会污染离子交换树脂,有较大的局限性,只适宜于大厂且铬浓度不太高的废水处理过程旧引。傅海霞ⅲ1等采用双阴离子交换柱串联全饱和工艺处理回收含六价铬废水,出水能满足排放标准,穿透体积大。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柱除去再生液中的钠离子,去除率可达到83%,纯化后的含六价铬溶液能再次投入使用。
水生植物塘和养殖塘
水生植物塘在塘中种植一些高等水生植物,主要是水生维管束植物,通过它们的生物作用处理污水,同时植物可进行回收,因此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水生植物塘可去除水体中的悬浮泥沙,改善透明度;可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和难降解物质;可有效地抑制藻类的生长;可去除微量重金属等。水生植物能通过“克藻效应”抑制有害水藻的生长,从而净化水环境(郭家骅等,2010)。
养殖塘通过在塘中放养各种经济鱼类,通过鱼类捕食水体中悬浮大颗粒有机物、藻类和菌类而进一步去除有机物(何小莲等,2007)。基于旁路净化的思路设计并构建的包括水生植物塘和养殖塘在内的生物稳定塘系统,考察了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系统对tn、tp、no3--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5.3%、50.6%、38.4%和35.6%,其中,养殖塘对tn、no3--n
和nh4+-n的去除效果好于植物塘,而植物塘对tp的去除效果要优于养殖塘(黄亮等,2008)。依据对污染物降解过程的分析,植物塘与养殖塘之间具有较强的互助和互补性,使得整个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处理功效,从而具有较高的氮、磷去除效率。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同样是明显的。一般地说,在其他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每上升10℃,反应速度就大约增加2~4倍。因此,高温消化期比中温消化期短。温度的急剧变化和上下波动不利于厌氧消化处理,短时间内温度升降5,沼气产量将明显下降,波动的幅度过大时,甚至会停止产气;温度的波动还会影响沼气中的甲烷含量,尤其高温消化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因此在设计消化器时,常采取一定的控温措施,尽可能使消化器在恒温下运行,温度变化幅度通常不超过2~3℃∕h。然而,温度的暂时性突然降低不会使厌氧消化系统遭受根本破坏,温度一经恢复到原来温度时,处理效率和产气量也将随之逐渐恢复,只是温度降低持续的时间越长,恢复所需时间也越长。
超深厌氧塘
与普通厌氧塘相比,超深厌氧塘在停留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具有较小的占地面积,同时塘中有机物的需氧量超过了光合作用的产氧量和塘面复氧量,使塘内处于厌氧状态,改善了塘中厌氧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因此厌氧菌大量生长并消耗有机物。从保温角度看,减少表面积还可以减少冬季塘表面热量的散失,塘中温度变化较小,从而减少季节温度变化对处理效率的影响。因此,与其它种类稳定塘相比,加大厌氧塘的深度有更多好处(汪慧贞等,1997)。美国的oswald提出的“综合塘系统”(advancedintegratedpondsystems,简称aips)中,在兼性塘内设置6m深的厌氧坑,污水从坑底进入塘内,坑内污水上升流速很小,大约污水中的全部ss和70%bod5在坑中被去除
有机负荷
在厌氧生物处理中,有机负荷通常指容积有机负荷,简称容积负荷,即消化器单位有效容积每天接受的有机物量〖以cod表示,单位为kg∕(m³.d)〗。对是悬浮生长工艺,也有用污泥负荷表示的,即单位质量的污泥每天接受的cod量【kg(kg.d)】。在污泥消化中,有机负荷习惯上以投配率或进料率表示,即每天所投加的废水体积占消化器有效容积的百分数。由于各种废水浓度、挥发组分不尽一致,投配率不能反映实际的有机负荷,为此,又引入反应器单位有效容积每天接受的挥发性固体(mlvss)质量这一参数【单位kg∕(m³.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