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泡茶时,偶尔出现的“冷后浑”是啥意思?

喝茶要“适口为珍”,对上自己口味的茶,就是好茶,这话倒是没错,但这茶的好坏,是有实实在在标准的,在这标准之上再去挑适合自己的茶。
为什么要这么说?
我有一位朋友,也是爱茶之人,平时简朴从不浪费。刚入茶门时,意外入手一批次品茶,也就是制作工艺有瑕疵的茶,本着不浪费的精神,竟然喝惯了这种次茶的味道,导致现在改不回来,这次茶也成了朋友眼中的好茶,这就出了麻烦事了,当喝到工艺优秀,原料上等的好茶时,他反而觉得这茶不好,有时还会讽刺茶的味道不对。
这以假作真的情况可着实不少呐,今天主要说的不是这个,咱们来列举一下被当做好茶的那些误区。
1.有焦糖香的就是好红茶:
首先明确说道,非也。这有焦糖香味道的红茶喝惯之后,再喝什么正山小种、金骏眉等红茶,只会觉得味道很一般。
如图所示,图中这红茶便是有显著的焦糖香,此红茶所用的原料是乔木,并不是古树,发酵重,又经过温度极高的干燥工序。汤色暗无亮感,叶底的颜色明显是褐色,暗淡无光。
没错,这个红茶明显便是制作工艺出了问题,做工太老。这里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所谓的焦糖香味其实是红茶极为明显的缺点,好红茶应该是嫩香、幽香或者说是果香和花香。
这焦糖香一直都不是好红茶该出现的标准,还有一种可能是此红茶添加了糖、糖精或者香精,也会出现这种味道。
喜欢喝这焦糖味的老茶没事,但同样要分清茶的好坏。如果以制作工艺瑕疵出现的焦糖香味道抨击制作工艺优秀红茶的味道不对,那可就闹笑话了。
2.有烟熏味,火味的是好岩茶?
这个点与上面红茶的点一样,明显也是制作工艺出现了问题。
武夷岩茶深得茶友们的喜爱,但若喝到有较浓炭火味道的岩茶,这可不是好岩茶。
岩茶的制作工艺中有焙火这道工序,这时的火候和时间一定要精准,不然很容易焙火过头。焙火完美的叫做足火茶,而出现较浓炭火味道的叫做高火茶,两者只有一字之差,但这茶滋味与茶香确是差别巨大。这焙火过头的高火茶,由于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一些叶片边缘都碳化了,成茶后只能是劣质茶。
而这制作工艺优秀的足火岩茶,需要“隔年陈”后在饮用,为啥要加引号,这个隔年可不是真的要隔一年在喝,刚成茶的岩茶火气大,需要一段时间退退火气,退火后的岩茶口感会更加的顺滑,香气也会散出。每年的春茶制作好后在焙到足火程度,便已经到了下半年,这时再放两个月便非常好喝了,没有必要放到第二年。
3.绿茶是不是应该越绿越好?
绿茶,虽然名字中有个绿,但并不是说必须是碧绿碧绿的颜色啊。绿茶经过制作工艺中的高温杀青、揉捻、干燥等环节,茶叶中含有的叶绿素因为酶和湿热、光的作用,被大量破坏,这时类胡萝卜素开始显现,而这类胡萝卜素是黄色的,所以,优质的绿茶应该是什么颜色?没错,应该是黄绿色,如下图这些正宗的茶:
至于碧绿颜色的绿茶,不太好哦,味道也会带有青涩的味道。
4.老白茶是什么鬼?
哎,这老白茶之说,乃是异军突起之物,被最近刮起的老茶热之风带的越飞越高。其实没啥意义,与当年的普洱老茶一样,被茶商搞得一个概念而已。
但市场鱼龙混杂,有人将经过发酵或者揉捻的白茶作为老白茶,结果都是这样子的,大家就给当真了,假的太多也就成了真的。
发酵过的白茶和经过揉捻的新工艺白茶,干茶的颜色偏深,很容易就被误解为是陈放一定时间转化后的颜色。
这里提醒一下大家,白茶在十多年前的产量并不大,而且是出产至其他省份,内销极少,更别提存下一些,巴不得都给出手,至于真的存下的那些白茶,大多是贡眉寿眉,外形不好看,没人要,当地的茶农便当做口粮茶自己喝喝,而且贡眉寿眉乃是粗枝大叶,又不经过紧压,十分占地方,根本存不了多少。结果现在突然火了起来,剩下的那点存活被人收走,一大袋才几十,最后压成老白茶上了市面,当地茶农可高兴了,这玩意终于出去了。
不过咱们也要客观的说说,新工艺白茶是可以存放的,在前期时,茶会往好的方向转化,大致陈放到第5至7年,便到了最佳,大家饮用便是,但要陈放时间太长,像十年,甚至更久,那可就会变淡了。所以,大家要陈放得当,可没有长期存放的价值哦。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