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上帝之城》影评:自由?枪声?这是一个问题!

《上帝之城》一部一点即燃的影片,“终点的开始”,毫不掩饰的宣告本片采用的环状叙事手法。而影片一开场呈现的刀光石影和不断闪光的影像,再加上极具巴西民族风情的快节奏配乐,则向观众们昭示,这里,你即将看到的环状叙事片绝非等闲!
这是一部典型的黑帮片,中间充斥暴力、血腥、毒品和性。“上帝之城”的主人公们有着黑暗和难捱的童年,有着看似冷酷、亢奋的青年时期,但他们没有接下来的中年和老年了,因为他们罪恶和无知的灵魂已紧随肉体而去。他们也面临着被新崛起的恶势力瞬间遗忘,从“少年三侠”到“小霸王”再到“小鬼头队伍”,黑帮成员的幼龄化趋势是导演对这一罪恶循环最彻底也是最心酸的抨击。
这是一部矛盾重重的“纪录片”,自由与枪声贯穿其中,影片用暴力的发生和年代的变迁巧妙的盘点了种种矛盾的世相。午夜,劫匪的枪声打破了性爱的自由,使荒淫的地下关系赤裸裸的展现;早晨,公路行车的自由被枪声废止,光天化日之下罪恶发生,无人过问;下午,恋人的奔走,逃离的自由被枪声中断,恋情幻灭;夜晚,狂欢的摇滚party被枪声终结,人人自危。从60年代到70年代,贝尼丝由阿毛的亲密恋人变成了混迹于毒贩间的交际女郎,毒品由大麻升格成了白粉,小豆子由顽固小孩变成了街头小霸王,而惟独不变的是那群骄纵四横,放任罪恶的混蛋警察。那些象征着政府权威的警察滥杀无辜,接受贿赂,沾染灰色交易,这本身就是上帝之城中“最血腥的案件”。如此说来,片中的自由已成为一个强烈的隐喻,片中对城市的全景拍摄显得城中宁静,但你永远不能感知枪声在何时何处响起。因为城中本无自由。
早前看过本片的幕后制作花絮,了解到这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剧组曾为了获取真实材料数次推进真正的危险地带。虽然影片耗时两年,完整深刻的反映社会事实有其难度,但笔者认为有两点成就了这一巨作。首先,是镜头的快速切换,导演在处理每个场景时干净利落,详略得当,使影片保持了自己的快节奏和紧张感,不至于让观众在频繁的火拼场景中失去耐性,而是思维跳跃性的紧跟镜头,不放一秒。再者,影片取用口述的方式将故事铺成开来,以一个生在城中,长在城中的“阿炮视线”来讲述,不得不承认这是极具说服力的一笔。他的叙述贯穿影片,有时会忽略他,但始终在耳边响起的,是阿炮平缓而平实的声音。也许“上帝之城”有了这位置身其中的旁观者才算完整。
这是一座未完结的城市,在这座城市中,有生活的规则,但规则中总是有例外,当例外变成规则,新的矛盾产生了。片尾的“小鬼头队伍”的背影,未来是喜是悲,是走入规则怪圈,还是游走于规则之外?
现今事实的呈现希望能给你启示!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