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透湿仪的基本内容

透湿仪
透湿仪,别名 透湿性测试仪、透湿仪、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透水汽实验仪、水蒸气透过率测试系统。透湿仪主要适用于塑料薄膜、复合膜等膜、片状材料、高阻隔材料、太阳能背板、金属箔片、防水卷材及塑料、橡胶、纸质、玻璃、金属等材料的瓶、袋、罐、盒等包装容器的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通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达到控制与调节包装材料等产品的技术指标、满足产品应用的不同需求。
分类
根据市面上仪器的测试原理来划分,可分为:称重法透湿仪、电解法透湿仪、红外检测法透湿仪、湿度法透湿仪。
其中,称重法透湿仪又可称为 杯式法透湿仪、重量法透湿仪。
检测意义
阻隔水蒸气性能是指包装材料对液体、水蒸气等渗透物的阻隔作用。阻隔水蒸气性能是影响产品货架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分析货架期的重要参考之一。企业通过对该项检测项目的测试分析,能解决由于产品对水蒸气敏感而产生的受潮变质等问题。
测试原理及标准
1、红外法:
采用红外传感器法测试原理,将预先处理好的试样夹紧于测试腔之间,具有稳定相对湿度的氮气在薄膜的一侧流动,干燥氮气在薄膜的另一侧流动;由于湿度梯度的存在,水蒸气会从高湿侧穿过薄膜扩散到低湿侧;在低湿侧,透过的水蒸气被流动的干燥氮气携带至红外传感器,进入传感器时会产生同比例的电信号,通过对传感器电信号的分析计算,从而得出试样的水蒸气透过率等参数。对于包装容器而言,干燥氮气则在容器内流动,容器外侧处于高湿状态。
标准:iso 15106-2、 astm f1249、 tappi t557、 jis k7129
2、电解法:
采用电解传感器法测试原理,在低湿侧,透过的水蒸气被流动的干燥氮气携带至传感器,
标准:gb/t 21529、 iso 15106-3、 din 53122-2、 ybb 00092003
3、称重法:
采用透湿杯称重法测试原理,在一定的温度下,使试样的两侧形成一特定的湿度差,水蒸气透过透湿杯中的试样进入干燥的一侧,通过测定透湿杯重量随时间的变化量,从而求出试样的水蒸气透过率等参数。标准:iso 2528、gb 1037、gb/t 16928、astm e96、astm d1653、tappi t464、din 53122-1、jis z0208、ybb 00092003
4、湿度法:
把待测试样夹在恒温的干、湿腔之间,由测试腔内的传感器分析腔内湿度的变化,并跟踪由预设下限值至上限值所需的时间,通过连续多次测量和系统分析,求出试样的水蒸气透过率和透湿系数。
标准:iso 15106-1、astm e398、tappi t523、jis k7129
透湿仪技术指标
1、电解法透湿仪技术参数
①薄膜测试:
测试范围:0.001~40 g/m2·24h(常规)
0.01~1000 g/m2·24h(可选)
分辨率:0.001 g/m2·24h
试样尺寸:108 mm x 108 mm
试样厚度:≤3 mm
测试面积:50 cm2
控温范围:15℃~55℃(常规)
控温精度:±0.1℃(常规)
控湿范围:0%rh、35%rh~90%rh、100%rh
控湿精度:±1%rh
载气:99.999%高纯氮气(气源用户自备)
载气流量:100 ml/min
载气压力:0.28mpa/40.6psi
接口尺寸 1/8英寸金属管
电源:ac (85~264)v (47~63)hz
净重:70kg
② 容器测试(另购):
测试范围:0.0001~0.2 g/pkg·d
分辨率:0.00001 g/pkg·d
试样尺寸:控温1个容器:小于ф180 mm,高度小于380 mm
控温3个容器:小于ф100 mm,高度小于380 mm
非控温尺寸不限
控温范围:15℃~55℃(常规)
控温精度:±0.1℃(常规)
控湿范围:0%rh、35%rh~90%rh、100%rh
控湿精度:±1%rh
载气:99.999%高纯氮气(气源用户自备)
载气流量:100 ml/min
载气压力:0.28mpa/40.6psi
接口尺寸 1/8英寸金属管
电源:ac (85~264)v (47~63)hz
净重:70kg
2、称重法透湿仪技术指标:
测试范围:0.1~10,000 g/m2·24h(常规)
测试精度:0.01 g/m2·24h
系统分辨率:0.0001 g
试样厚度:≤3mm (其他厚度要求可定做)
测试面积:33 cm2
试样尺寸:φ74 mm
控温范围:15℃~55℃(常规)
控温精度:±0.1℃(常规)
控湿范围:10%rh~98%rh(标准90%rh)
控湿精度:±1%rh
吹扫风速:0.5~2.5 m/s (非标可选)
试验箱容积:35 l
气源:空气
气源压力:0.6 mpa
接口尺寸:φ6mm 聚氨酯管
外形尺寸:660mm(l)×480mm(w)×525mm(h)
电源:ac (85~264)v (47~63)hz
净重:70kg
3、红外法透湿仪技术指标:
①薄膜测试:
测试范围:0.001~100 g/m2·24h(常规)
0.02~1000 g/m2·24h(可选)
试样尺寸:108 mm x 108 mm
试样数量:3件(数据各自独立)
扩展能力:不低于10台卫星机
试样厚度:≤3 mm
测试面积:50 cm2
控温范围:15℃~55℃(常规)
控温精度:±0.1℃(常规)
控湿范围:0%rh、35%rh~90%rh、100%rh
控湿精度:±1%rh
载气:99.999%高纯氮气(气源用户自备)
载气流量:0~200 ml/min
载气压力:0.28mpa/40.6psi
接口尺寸:1/8英寸金属管
电源:ac (85~264)v (47~63)hz
净重:70kg
② 容器测试(另购):
测试范围:0.0001~0.5 g/pkg·d
0.00001~0.07 g/pkg·d
试样尺寸:控温1个容器:小于ф180 mm,高度小于380 mm
控温3个容器:小于ф100 mm,高度小于380 mm
非控温尺寸不限
试样数量:3件(数据各自独立)
扩展能力:不低于10台卫星机
控温范围:15℃~55℃(常规)
控温精度:±0.1℃(常规)
控湿范围:0%rh、35%rh~90%rh、100%rh
控湿精度:±1%rh
载气:99.999%高纯氮气(气源用户自备)
载气流量:0~200 ml/min
载气压力:0.28mpa/40.6psi
接口尺寸:1/8英寸金属管
电源:ac (85~264)v (47~63)hz
净重:70kg
4、湿度法透湿仪技术指标:
测试范围:0.1~1000 g/m2·24h
试验控温:室温~50℃
控温精度:±0.1℃
试样件数:1~4件
测试面积:50.24 cm2
厚度:≤5 mm
试样尺寸:110 mm×180 mm(或φ110 mm)
气源:干燥空气(气源用户自备)
接口尺寸:φ6 mm 聚氨酯管
电源:ac220v 50hz
外形尺寸:786 mm (l)×385 mm (w)×540 mm (h)
净重:82kg
选购
1、符合标准;就是挑选的透氧仪符合什么标准,是符合国标还是其他的,这点尤为重要。
2、产品售后;毕竟zui怕的就是到时候出了那么一点小问题却找不到人来指导或维修,那这样的话售后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3、性价比;购买东西的时候总不能只挑贵的或者是*的,要挑自己的才是zui重要的。
4、公司品牌;zui后考虑的才是品牌,毕竟,产品有实力了,品牌、口碑的话都不会太差。
5、产品质量;毕竟总不能买回来的东西这里出问题那里出问题吧。
维护保养
一.在仪器长时间不使用时
1、拧下a、b腔盖,去掉试样,均匀涂抹密封脂放上铝箔或镀铝膜。
2、拔出水位管,打开水位开关放掉所有水(或用注射器抽出)。
3、关掉水位开关,擦净水位管放入水位槽。
4、盖上a、b腔盖并拧紧。
5、将湿气旋钮旋至zui小,干气旋钮旋至zui大
6、在软件界面点击系统设置—系统维护(输入密码),勾选5号阀按确定。
7、待湿度降至10以下。
8、 仪器操作界面.打开流程设置。
9、勾选“旁通a”,时间分钟(一般20分钟左右),在阀门设置项勾选2、4、6,保存。
区“1”。
10、勾选“冲洗a”,时间小时(一班8小时左右),在阀门设置项勾选1、2、3、4、6,
保存选区“1”。
11、保存退出过程设置界面,在电脑软件中单击“测试”。
12、待透过量数字较低时停止试验。
13、关掉仪器电源开关(如需要移动仪器在拧下接“n2进口”的气管时及时用盲堵堵上)。
二.短时间不使用时(3天左右)
1、 确认a、b放有试样且密封
2、将湿气旋钮旋至zui小,干气旋钮旋至zui大。
3、在软件界面点击系统设置—系统维护(输入密码),勾选5号阀按确定。
4、待湿度降至10以下。
5、不开启温控,无任何阀开启状态下,空载运行即可。
三.仪器连续运行一个星期,关机一次半天左右。
四.试验时湿度不要长期处于较高湿度(98以上)一般90正负2即可。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