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浅析我国饮用水安全现状及其检测新技术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我国人均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四分之一,水资源缺乏。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水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如何获得充足且安全的水资源,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饮用水存在的安全问题:微生物感染—大量生产和生活废弃物未处理,农村饮用水受污染;自来水厂常规水处理工艺受到挑战—不能彻底去除有机污染物、农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和藻毒素等;消毒副产物带来新的污染—降低消毒副产物的前提物质;自来水管网污染—管网陈旧,氧化腐蚀;二次供水污染—贮水设备不合理,二次供水系统管理不善;突发饮用水卫生事件—大范围的水污染。
饮用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总挥发性有机物—致癌、致畸、致基因突变;放射性异物—改变人体遗传基因或变异;环境激素—发育不良、降低免疫力;重金属—致癌、致失明、器官衰竭;杂质—结石症、心脑血管硬化;细菌与病毒—流行性疾病感染。
为确保饮用水安全,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该标准中指标的制定主要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和组织的现行水质标准,根据人体健康毒理学和流行病资料,经过危险度评价后确定的。2006年新修订标准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其中规定指标由原来的35项增至106项,分为常规指标42项和非常规指标64项,其中有机物指标增加74项,增加了消毒剂余量以及副产物的要求,对一些会对身体健康危害大的原标准偏宽的如铅、镉、四氯化碳等指标限值从严修订。《gb 5750-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配套的检测方法,依照我国经济,科学技术和水质状况,在总结我国对多年水质分析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水质标准分析方法进行修改的。包括常规指标的125个检验方法,非常规指标的117个检验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依据。《饮用水卫生标准》且具有法律效力,对保障饮用水安全,改善和提高民众饮用水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水质检验标准分类:
编辑点评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比石油更珍贵的资源是水,比核泄漏更严峻的危机是水危机,比领土争夺更可能发生的是“水之战”。饮用水安全问题是民生问题,饮用水安全工程是民心工程。认清改善饮用水安全的严峻形势,掌握保障饮用水安全的理念、技术和方法,构建节水型社会,保障城市供水安全,这是我国迫切需要完成的事情。
(原标题:我国饮用水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检测新技术)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