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藏茶为什么能降血脂
脂类在正常人血液中的标准值:胆固醇为120~200mg/dl,中性脂肪为500~140mg/dl。胆固醇和脂肪不溶于水,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血液中的脂蛋白胆固醇根据其密度大小分为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血液中ldl胆固醇浓度高时,会引发动脉硬化,相反hdl胆固醇浓度高时,动脉硬化受到抑制。属于全发酵茶类的藏茶完整地保存了茶叶种类中丰富的茶多酚及茶多糖类物质,而这两者在降低血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动物试验证实,藏茶含茶多酚(包括儿茶素及其氧化聚合物)可抑制血浆中ldl胆固醇浓度的上升,机理为抑制消化系统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体内脂肪、胆固醇的排泄。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长期喝藏茶的人其血液中胆固醇总量较低,而其中主要的ldl胆固醇的总量减少,hdl胆固醇没有大的变化。因此,喝藏茶可改善血液中胆固醇的比例,从而达到预防心血管病的效果。这一点与其他茶类相比效果更明显。另外,藏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糖。动物试验:给小鼠喂茶多糖,会使血液中总胆固醇、中性脂肪、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浓度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量增加。因此,茶多糖能通过调节血液中的胆固醇以及脂肪浓度,起到预防高血脂症、抑制动脉硬化的作用。
2、藏茶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下使机体携氧量增加
机体氧的供给和代谢主要是通过红细胞系统来完成的。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或红血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一种血细胞。红细胞中含有的血红蛋白能和空气中的氧结合,因此,红细胞能通过血红蛋白将吸入肺泡中的氧运送给组织,而组织中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也通过红细胞运送到肺部并被排除体外。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及运输状态是氧代谢的关键。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日照辐射度强易使机体氧代谢中血红蛋白携氧量低,红细胞的生成和运输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全身各系统,使人出现头晕、恶心、胸闷等缺氧症状。藏茶在其全发酵过程中,较完整地保存了大量的营养成分和多种微量元素,为红细胞系统的生长和作用提供多方面支持,主要机理有四:(1)全面补充红细胞生长发育中的各种原料。藏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铁、锰、硒等矿物质及叶酸等各种维生素。而机体制造红细胞的主要原料为蛋白质和二价铁,也要有适量的维生素b6、b2、c、e以及微量元素铜、锰、钴、锌等。可见,藏茶为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提供了重要的营养元素。(2)抗辐射、抗缺氧作用 。藏茶原料采用海拔1000米以上的成熟茶叶种类,其中茶多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类。经实验证实茶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辐射损害,保护造血功能的作用。小鼠通过r-射线后,服用茶多糖可以保持血色素平稳,红血球下降幅度减少。王丁刚等报道,腹腔注射50~100mg/kg体重茶多糖,正常小鼠在常压下存活时间比对照组分别延长59%和66%(p0.01);对用异丙肾上腺素的小鼠存活时间比对照组分别延长了31%和29%(p0.01)。(3)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运氧能力。藏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糖,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还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放射线伤害、保护造血功能、抗凝血和血栓、减少血小板凝集等作用。茶多糖还有提高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降中性脂肪、降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血细胞的悬浮稳定性、减慢血沉的作用。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保护心血管系统,提高红细胞运氧能力。(4)富含硒类物质,全面保护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硒类物质能激发免疫及抗体产生,有效地降低血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提高血红细胞携带氧的功能,保护红细胞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和红细胞膜的完整性,促进酶的活性,对抗溶血。世界上有40余个国家和地区贫硒。一般茶叶种类含硒在0.05~2 mg/kg,藏茶是富含硒茶类,硒的含量大多在5~6mg/kg,这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最佳饮料,饮用藏茶是补充人体硒元素的最佳途径之一。
3、藏茶为什么能通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生活变得以高蛋白、高脂肪等肉类、精白面粉等精细食物为主,食物纤维素的摄取量越来越少。都市人普遍以车代步,室内工作时间长,运动量少,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是形成便秘的主要原因。久不排便,使体内有害物质在肠道停留时间延长,对人体造成危害,还可能诱发肠癌。而茶叶主要由纤维素构成,茶叶中含有高达35%~40%的纤维素,尤其是藏茶中含量更高。纤维素是人类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要素,具有其他任何物质不可替代的生理调节作用,被称为继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之后的第七营养素。其作用表现在食物中的纤维素能使大便软化、增量、促进肠蠕动、利于肠道排空,保持大便畅通,具有清洁肠道,预防肠癌的效果。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需摄取25g~35g的纤维素。如果摄取的纤维素少,久坐不运动,就会造成长期便秘,使肛门周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痔疮。藏茶中的纤维素能解决通便问题,可降低肛门周围的压力,使血液通畅,因此还有防治痔疮的作用。
4、藏茶的抗氧化作用
人在正常的生命活动中,体内代谢不断产生有害的自由基。自由基的性质活泼,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由于人体存在许多抗氧化系统,所以体内自由基的浓度一般很低。正常情况下不会造成危害。但如受生理(如疾病)或外界因素(如辐射)等影响,体内自由基的代谢失去平衡,过量的自由基就可诱发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产生过氧化脂肪,引起蛋白质聚合。不饱和脂肪酸是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材料。过多自由基产生会削弱细胞的正常功能,造成细胞破坏乃至组织坏死,使机体的正常代谢受到影响,从而出现机能退化、衰老、甚至疾病,目前,已知有上百种疾病的罪魁祸首是自由基。而属于强效抗氧化剂的茶多酚能够阻止自由基的氧化反应,清除多余的自由基,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
藏茶中含大量的茶多酚和茶多酚的聚合物。茶多酚是一类含有多酚羟基的化学物质,极易与自由基反应,提供质子和电子,使其失去反应活性,因而具有显著的抗氧化特性。在抑制油脂的氧化的试验中发现,茶多酚在10 mg/ml的低浓度时,就和200mg/ml的维生素e有相同的抗氧化能力,在20mg/ml时其抗氧化能力比50mg/ml的抗氧化剂bha强。可见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远远超过bha和维生素e。在相同浓度时,对各种儿茶素的研究表明茶多酚能消除o-2、·oh、coo·、·no、onoo-等多种无机和有机自由基,其能力大于维生素e、维生素c、bha等抗氧化剂。并且茶多酚的聚合物,如茶黄素(tf)、茶黄素没食子酸(tf3-g)也有相当强的抗氧化活性。茶多酚抗氧化性还能与多种氨基酸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e协同作用,一起使用有更好的抗氧化效果。茶多酚的特殊结构还有络合金属离子的作用。一些过渡金属离子,如铁离子、铜离子等,对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的连锁反应起催化作用,试验表明茶多酚能通过多种络合金属离子来阻止其催化作用,从而有效地切断连锁反应。
生物体内有许多氧化酶,如黄嘌呤氧化酶系、p-450酶系、脂氧化酶、环氧酶等,会催化体内自由基的生成,茶多酚对这些氧化酶均有抑制作用。茶多酚能增强肝脏、肺、消化系统、血液等组织中的抗氧化系统的酶的活性,起到保护体内抗氧化酶的作用。在动物体内试验中研究者还发现,摄取藏茶会抑制过氧化脂质的产生,维持体内维生
c、e等抗氧化剂的浓度,抑制自由基引起的dna的损害等。
综上所述,藏茶中的茶多酚可从多种途径来阻止机体受氧化:(1)清除自由基;(2)络合金属离子;(3)抑制氧化酶的活性;(4)提高抗氧化酶活性;(5)与其他抗氧化剂有协同增效作用;(6)维持体内抗氧化剂浓度。
5、藏茶的抗辐射作用
在非洲赤道附近,由于强辐射,皮肤癌是黑人的最大天敌。科学测定显示,拉萨的辐射量是北京的50倍以上,但奇怪的是整个青藏高原的皮肤癌患者数量远远低于低海拔地区皮肤癌患者数量。究其原因,人们发现长期饮用藏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藏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糖,有明显的抗放射性伤害,保护造血功能的作用。科研人员在动物试验中发现,小鼠通过用茶多糖可以保持血色素平稳、红血球下降幅度减少、血小板的变化趋于正常。随着科技发展,大量电器进入千家万户,人们接触电磁辐射的机会、时间都在增多,多饮用藏茶可以预防长时间、低剂量的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登山运动员遭受的辐射是最强烈的,往往被灼伤皮肤,攀登珠峰的运动员最好的防护方法是将藏茶调酥油涂抹在脸部、双手等皮肤裸露的地方。
6、藏茶的防龋齿作用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骨骼及牙齿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缺氟会使人体对钙、磷的利用受影响,导致骨质疏松。牙齿的釉质不能形成抗酸性强的氟磷灰石保护层,易被微生物、酸等侵蚀而发生蛀牙。我们使用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或在饮用水中加氟都能降低龋齿及缺氟的患病率和发病率。由于看到了氟的重要性,许多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澳大利亚、爱尔兰、日本等在自来水中加氟,以增加氟的摄取源。藏茶富含氟,而且粗老叶氟含量比嫩叶更高。一般茶叶中氟含量约为100mg /kg。
茶叶中的氟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适量摄入对人体健康有益,但如果大量摄取氟,就可导致氟中毒,如氟斑牙、骨质发脆易骨折等。为了避免饮用藏茶补氟中矫枉过正的现象,国家专门成立了控制和平衡茶氟的科研小组,对某些高氟茶类进行改进,适度降低含氟量。生产藏茶的四川省雅安茶厂就是国家定点的低氟边茶生产基地,具有同类产品无法相比的品质优势。藏茶加工的工艺特殊,程序复杂,产品开发具有系统的科研思路及国家最新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持。因此雅安茶厂出品的 “金尖“、“康砖“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低氟标准。
7、藏茶具备了双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