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纱机人才为何出走国企
蒸纱机企业不仅具有技术、装备等优势,而且还由于工作相对稳定、各项福利制度比较健全,按理说应该更具有招揽人才的能力,但事实上,近几年来,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人不能尽其才的现象屡有发生。
上海二纺机的企业负责人在谈到人才问题时说,人才是纺机行业技术发展的保证,但从近几十年来,由于纺织、纺机业在国民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下降,造成了从事纺织、纺机行业的经营管理、技术人员来源质量下降,高素质人才进入纺织、纺机业偏少。目前,行业在市场开发和技术进步中,仍然延续着低素质竞争的路线,虽然整个行业在发展,但与其他行业的发展相比,差距正在逐渐拉大。
蒸纱机纺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认为,国有企业技术人才流失固然有工人的要求无法满足、自我价值无法体现等原因,但对于企业管理人员来说,也确实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些做法使一些人才认为老板并不是真正在做企业,进而萌生了离意。比如,有些企业的老总将国家的钱投入到了海洋产品、房地产等领域,使本来需要研究投入的纺织行业的研发资金捉襟见肘;企业没有真正兑现按劳取酬的许诺,利益分配制度形同虚设。
为何难以扎根民企
与国有企业比较起来,虽然民营企业具有用人灵活的问题、一些人才到了民营企业也确实受到了重用,但这并不说明民营企业在用人方面不存在问题。
不少中小企业目前仍延续着老子是董事长、儿子是总、老婆是公司财务总监的“家天下”发展模式,公司重要岗位都是沾亲带故的“关系人”。这种发展模式无形中将人才划入到对立方。同时,不少企业负责人过分紧盯自己的钱包,怀疑周边的人都有问题,用什么人也不放心,把人才看作一个马仔,不过是一个打工的,抹杀了人的尊严;对人才有不切实际的奢望,总嫌技术成果出的慢。在这种环境下,人才往往都是徒有虚名,研发什么产品、进行什么技术改造等等都是老板说了算。老板不识才,用自己的标准衡量真正的人才,甚至还采用小人管理、使用人才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少引进人才两三个月就走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一些民营企业对待人才的待遇也没有和市场价接轨,经常会出现加班加点不加薪的情况;一些企业的干部很可怜,没有礼拜天,在这样的机制下,无论是企业员工还是聘用人才都不会从心底给企业卖力,出现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磨洋工的抵触工作方式。
公司: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