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电流成分很小,比差也很小。但当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一次电流很大,铁芯饱和,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会超过其二次绕组所标定的准确等级所允许的数值,而继电保护装置恰恰在这个时候需要正确动作。因此,对于继电保护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提出了一个允许误差值的要求,互感器的一次电流等于系统短路电流计算值时,其比差不超过10%(角差一般不超过7度左右)。在10%误差曲线以下时,才能保证角差小于7度以内。为满足这些要求,在电流互感器使用前,按gb50150-2016规范的要求,应对电流互感器进行“10%误差曲线”测试,以确定其是否能够投入运行。
根据互感器二次侧的励磁电流和电压计算出的电流倍数 (m)与允许二次负荷(zii)之间的5%、10%误差曲线的数据中也可判断互感器保护绕组是否合格:
1)在接近理论电流倍数下所测量的实际负荷大于互感器铭牌上理论负荷值说明该互感器合格如图44 数据说明;
2)在接近理论负荷下所测量的实际电流倍数大于互感器铭牌上的理论电流倍数,也说明该互感器合格如图44数据说明;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应满足5%误差曲线的要求,只要电流互感器二次实际负荷小于5%误差曲线允许的负荷,在额定电流倍数下,合格的电流互感器的测量误差即在5%以内。二次负荷越大,电流互感器铁心就越容易饱和,所允许的电流倍数就越小。因此,5%误差曲线即n/zl曲线为图9所示曲线。
在图44中例所示(所测保护用ct为5p10 20va):其中5为准确级(误差极限为5%)p为互感器形式(保护级),10为准确限值系数 (10 倍的额定电流),20va表示额定二次负荷(容量)。电流倍数为10.27倍(接近10倍) 时,所允许的二次负荷为27.19ω,大于该ct的额定负荷 20va(20va/1=20ω),通过该数据可判断该互感器合格。
另外,在二次负荷为19.58ω(接近20) 所允许的二次负荷为27.192,大于该ct的额定负荷 20va(20va/1=20ω),通过该数据可判断该互感器合格另外,在二次负荷为19.58 ω(接近20)时,所允许的电流倍数为12.85倍,大于该ct的额定电流倍数(10 倍),通过该数据也可判断该互感器合格。其实,只要找出这两个关键点中的任意一个,即可判断所测互感器是否合格。
误差曲线计算公式:
m=(i*p)/n
i 电流
n=1 (1a 额定电流)
n=5 (5a 额定电流)
p=20 (5%误差曲线)
p=10 (10%误差曲线)
zii= (u- (i*z2)) /(k*i)
u 电压
i 电流
z2 ct 二次侧阻抗
k=19(5%误差曲线.1a 5a 额定电流)
k=9(10%误差曲线.1a 5a 额定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