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CPR教学模型提升急救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院前医疗急救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提升群众院前医疗急救满意度。吗州市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全力开展院前医疗急救人员专业培训工作。 cpr教学模型实现急救水平和抢救成功率双提升。
院前急救能够用最快的速度把有效的救护在第一时间送到伤病员身边,使伤病员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专业治疗,争取时间来改善院后。院前急救对急救抢救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日益增长的紧急医疗需求,滨州市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针对实际需求,制定了具有时效性的院前医疗急救规范化培训方案。该方案吸收了其他地市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统一了培训内容、方式、计划、考核方法和绩效评价等各个方面。
培训内容积强调,理论学习与技能操作的紧密结合,旨在大程度提升培训效能。急救培训紧扣临床实际,案例分析,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会贯通,要求所有参训人员都进行亲身通过cpr模拟人等医学教学模型实操,以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此外,中心采取了精准化的培训方法,致力于构建覆盖医生、护士、司机及调度人员的全流程培训体系。针对院前医疗救治的特殊性,中心为不同岗位人员提供了定制化的业务培训。
cpr教学模型是各大医院规培教学的重要教学道具之一。常被应用与院前急救培训教学实操课程中。是医院提高医护人员急救水平与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教学模型。
1. 按压频率应该在100-120次/分钟。
2. 按压时要注意把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在一条直线上,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成人一般为5~6cm,婴幼儿按压约为4cm,儿童按压约为5cm。
3. 给予胸部足够的通气,30次按压后,立即2次人工呼吸,每次呼吸要超过1秒,看到胸廓微微起伏就可以了。
4. 避免倚靠患者胸廓,要让胸廓充分地回弹。
5. 尽量减少按压中的停顿。
心肺复苏是一个需要体力的一项急救,需要操作者有足够的力气来做这项急救。同时,在做心肺复苏时也不能用力蛮干。必须轻重适宜,才能在有效急救的同时不损伤到患者的身体。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