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物业服务合同生效的条件是什么以及主体是什么

物业服务合同生效的条件是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物业服务合同的主体是建设单位,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
一、物业服务合同生效的条件是什么
物业服务合同生效的条件是: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缔约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合同主体。若主体不合格,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意思。合同成立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往往难以从其外部判断,法律对此一般不主动干预。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合同的内容合法,即合同条款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及其指向的对象即标的等,应符合法律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
二、物业服务合同的主体是什么
物业服务合同主体是指物业服务合同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物业服务合同主体包括建设单位、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
1.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即有关物业的开发单位,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销售物业之前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物业服务企业,承担该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服务活动。
2.业主委员会
业主委员会是经业主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它代表业主利益,实行自治管理,维护业主合法权益。业主委员会经政府有关管理机关依法核准登记后,取得合法资格。
3.物业服务企业
物业服务企业是指取得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证书和工商营业执照,接受业主或者业主大会的委托,根据物业服务合同进行专业管理,实行有偿服务的企业。
三、物业合同的签订流程
正常情况下是不需要的相关程序的,因为业主委员会就是代表全体业主。友情提醒,但有些情况下,物业管理企业为了确保管理费的正常收缴,法律开车提醒,考虑在业委会不作为的情况下以便对恶意欠费业户进行追收,因此作出与每单元小业主再另行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的举措。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