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隔膜材料快速水分测定仪使用说明:
水分测定仪由于其功能多,应用行业广泛,因此每个行业的操作手法和检测方案是不同的,但大致可以按照如下操作流程进行:
1、安装:打开设备包装箱,取出设备,放置平稳的操作台面;把相关的配件放入设备的既定位置,连接电源开机;
2、校准:开机后把冠亚水分测定仪随机标配的20克砝码放到称量盘上,此时点击“校准按键”,几秒后自动校准完成。注意:若校准值超出误差,可重新再按以上步骤进行校准,直至达到校准值;
3、测试:把样品取样放入设备中,合上加热源,点击屏幕上开始测试试键;仪器自动测试;
4、结束:水分测定完成后,仪器自动停止加热,水分值被锁定显示在液晶屏幕上,记下水分值;等待下次测试。
对于锂离子电池用隔膜介绍:
一般来说,隔膜为了阻止电极颗粒的直接接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防止电极颗粒直接通过隔膜。目前所使用的电极颗粒一般在10微米的量级,而所使用的导电添加剂则在10纳米的量级,不过很幸运的是一般碳黑颗粒倾向于团聚形成大颗粒。一般来说,亚微米孔径的隔膜足以阻止电极颗粒的直接通过,当然也不排除有些电极表面处理不好,粉尘较多导致的一些诸如微短路等情况。
1、穿刺强度
这个参数实际上是由于电极表面不够平整,以及装配过程中工艺水平有限而提出的一个要求,因此要求隔膜有相当的穿刺强度。穿刺强度的测试有工业标准可遵循,大致是在一定的速度(每分钟3-5米)下,让一个没有锐边缘的直径为1mm的针刺向环状固定的隔膜,为穿透隔膜所施加在针上的最大力就称为穿刺强度。同样的,由于测试的时候所用的方法和实际电池中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别,直接比较两种隔膜的穿刺强度不是特别合理,但在微结构一定的情况下,相对来说穿刺强度高的,其装配不良率低。但单纯追求高穿刺强度,必然导致隔膜的其他性能下降。
2、热稳定性
隔膜需要在电池使用的温度范围内(-20c~60c)保持热稳定。一般来说目前隔膜使用的pe或pp材料均可以满足上述要求。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由于电解液对水份敏感,大多数厂家会在注液前进行80c左右的烘烤,这对pp/pe隔膜也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 。
3、热关闭温度
内容由于安全性问题比较严重,目前锂离子电池用隔膜一般都能够提供一个附加的功能,就是热关闭。一般我们将原理电池(两平面电极中间夹一隔膜,使用通用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加热,当内阻提高三个数量级时的温度称为热关闭温度。这一特性可以为锂离子电池提供一个额外的安全保护。实际上关闭温度和材料本身的熔点密切相关,如pe为135c附近。当然不同的微结构对热关闭温度有一定的影响。但对于小电池,热关闭机制所起的作用很有限。
4、孔隙率
目前,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的孔隙率为40%左右。孔隙率的大小和内阻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同种隔膜之间的空隙率的绝对值无法直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