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翠菊的栽培历史悠久,到明清时代,我国已培育出不少翠菊优良品种。但生产规模不大,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新成立后开始从欧洲引入翠菊的改良品种。特别到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翠菊的新品种在市场上不断出现。至今,翠菊的花色更丰富,盆花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产于我国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云南以及四川省等。生长于山坡撩荒地、山坡草丛、水边或疏林阴处。海拔30—2700米。
翠菊常用播种繁殖。因品种和应用要求不同决定播种时间。若以盆栽品种小行星(asteroid)系列为例:可以从11月至翌年4月播种,开花时间可以从4月到8月。翠菊每克种子420~430粒,发芽适温为18~21℃,播后7~21天发芽。幼苗生长迅速,应及时间苗。翠菊出苗后15~20天移栽1次,生长40~45天后定植于盆内,常用10~12厘米盆。生长期每旬施肥1次,也可用卉友20-20-20通用肥。盆栽后45~80天增施磷钾肥1次。翠菊为常异交植物,重瓣品种天然杂交率很低,容易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重瓣程度较低的品种,天然杂交率很高,留种时必须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