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在植物光合生理研究中两者缺一不可,对于衡量植物生长状况、不同胁迫处理对植物光系统的影响、评价生态系统碳收支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植物光系统对变化响应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这些参数会因为不同测量时间、植物不同部位叶片生理状态的变化而产生很大的差异,进而影响终的分析结果。光合与荧光测量联用系统则可以在进行光合测量的同时,获得植物相同部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从而获得精确的同步数据。
ifl是一款非常*的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综合测量系统,它具备自动化、高精确性、多用途和轻量化的特点。
以前几小时才能完成的实验现在几分钟就能搞定,举例来说,一系列的实验方案如叶肉细胞co2导度(gm)、叶绿体羧化部位的co2浓度(cc)、光合速率/叶绿体羧化部位co2浓度曲线(a/cc)通过自动化测量即可获得。仪器在充满电的情况下可持续使用8小时之久。
它也是世界上款测量植物叶吸收(leaf absorptance)、叶片透过率(leaf transmittance)、腔室泄露 [chamber leakage (flexas protocol)]的生理生态设备。
除了标准的光合参数测量,比如: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等,ifl还提供以下参数测量:
l γ*:co2补偿点
l rd:光下的co2释放
l flexas chamber leakage protocol
l flexas chamber leakage protocol
l 叶片吸收率
l 叶片透光率
l gm:叶肉细胞co2导度,用于衡量co2向叶肉细胞内扩撒的导度,的研究成果认为这是植物光合能力的第三个决定因素(其余两个是光化学能力和气孔导度)
l cc:叶绿体羧化部位co2浓度
l a/cc curve:光合速率/叶绿体羧化部位的co2浓度曲线
l j:电子传递速率
l 叶绿素荧光测量程序:fv/fm,量子产额yield y (ii),荧光淬灭测量(包括kramer lake、kughammer简化lake和puddle三种模型),ojip快速荧光曲线
应用领域
l 植物光合生理研究
l 植物抗胁迫研究
l 碳源碳汇研究
l 植物对气候变化的相应及其机理
l 作物新品种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