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聚丙烯共混改性

聚丙烯共混改性
聚丙烯的共混改性是指用其它塑料、热塑性弹性体、pa或pc等于与pp共混,使pp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pp/pe共混体系
聚丙烯作为商品出现以来,它与聚乙烯的共混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采用机械共混操作方便,共混组成比易变化,共混物的性能易调节,故被广泛采用。pp/pe共混物多相体系的性质受组成比例制约。由正交实验可确定该体系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pe的浓度,其他工艺条件(如温度、转速等) 影响较小。
对于pp/pe共混体系进行研究发现。对于加入一定量的pe的pp共混体系,其冲击强度和低温冲击强度随pe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共混物的熔体指数也随pe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加工性能得到改善。例如在聚丙烯中掺入10%-40%的高密度聚乙烯得到的共混物,在-20c时落球冲击强度比聚丙烯提高8倍以上,且加工流动性增加,因而适合于大型容器的注塑。
也有研究得出结论,hdpe含量低于20%的pp/hdpe共混体系,其拉伸强度及冲击强度均随hdpe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对于pp j640c中加入pe 500s的*添加量为8%~14%。
聚丙烯钙塑塑料中掺人ldpe也有良好的改性效桌,例如可以提高聚丙烯钙塑塑料的冲击强度、刚度、耐磨性能,而且制品较透明。此种共混物钙塑材料管,可以采用通常的挤出过程制造。
pp和pe均为结晶性聚合物,各类型pe的结晶度又有所不同,所以pp/pe共混物的形态较为复杂,研究也较困难。一般认为,pp/pe共混物是相容性不良的多相体系,而且共混物中两组分是各自结晶的。当pe与pp进行共混时,pe和pp是分别结晶的,随着pe的插人,使pp球晶形态完整性下降,当pe用量进一步增加时,pp球晶被pe分割成晶片(使pp不能生成球晶,只能生长成晶片),而且随着pe的继续增加,这种分割越来越显著,zui后达到了细化pp晶体、增强两相界面间的相互作用、增韧改性、提高低温冲击性能的目的。pe的分子量越大,pe对pp球晶的插入、分割、破坏作用越强。实验证明:仅含1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共混物,其pp球晶已有很大变形,pp球晶不规整,无整齐的边界。对于加人分子量较小的hdpe的pp共混体系,大约在hdpe含量达到40%左右时,才有与含uhmwpe10%时相同的破坏程度。
姚占海等研究了pp/taic (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 /pe共混体系的辐射增强相界面反应。sem和ddv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含有taic的pp/pe共混物的相界面,由辐射引发的taic参与的界面反应,增强了不相容共混物的相间粘结,改善了共混物的相容性,提高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