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250吨/d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污泥浓缩:减少污泥的游离水,降低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为后续处理创造有利条件,节省设备投资,降低运行费用,是常用的前处理工艺;常用的方法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离心浓缩、和水力旋流浓缩等。
沉降法:间歇式污泥浓缩池,主要设计参数为停留时间(9~12h);时间过长产生厌氧发酵。连续时污泥浓缩池;固体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浓缩池某一断面的干固体量;主要设计参数有固体同量、水力负荷,停留时间等。气浮浓缩法,适应条件:密度接近于水,疏水性;设计参数:污泥负荷、气固比、水力负荷、回流比。
离心浓缩法:基本原理:利用污泥中固、液两相的密度差,在高速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使两相分离,达到浓缩目的;固体回收率:离心机出口和进口污泥中的固体总量的比值;改制反映离心分离效果和分离液中的ss浓度;为提高分离效果,分离前进行混凝处理;工作效率高,占地小,卫生条件好,但能耗大。
生物膜法的特征
(1)微生物相方面
①微生物的多样化:生物膜是由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以及一些肉眼可见的蠕虫、昆虫的幼虫组成(滤池蝇具有抑制生物膜过速增长的功能)。
②生物的食物链长:生物膜上的食物链要长于活性污泥,因此污泥量少于活性污泥系统。
③能够存活时间长的微生物:srt与hrt无关,因此硝化菌和亚硝化菌也得以繁衍、增殖,因此生物膜法的各种工艺都具有硝化功能,采取适当运行方式,可脱氮。
④分段运行与优势菌种:生物膜法多分多段运行,每段繁衍与本段水质相适应的微生物。
(2)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
①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一段时间中断进水,对生物膜也不会有致命影响,通水后易恢复。
②污泥沉淀性良好:污泥比重较大,且颗粒较大,易沉淀;但厌氧层过厚时,脱落的细小非活性悬浮物分散于水中,使水的澄清度下降。
③微生物量多,处理能力大、净化功能强:附着生长,故生物膜含水率低,单位池容的生物量是活性污泥法的5~20倍,因而具有较大处理能力,净化功能显著提高。
④能够处理低浓度废水:生物膜能处理活性污泥法不能处理的低浓度污水和微污染的原水,使b0d5降至5~10mg/l。
⑤易于维护运行,节能,动力费用低;如生物转盘、生物滤池等,去除单位bod的耗电量较少。
hcr工艺(high performance compact reactor)是德国克劳斯塔尔(clausthal)工业大学物相传递研究所于80年代发明的,是第三代生物反应器。由于该反应器采用高速射流曝气,具有深井曝气和流化床的特点。hcr通过提高传质速率,以高充氧能力和高污泥活性来满足短时间内快速降解有机物的要求,从而实现高效的目的;其氧的转移率高,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是一种高效好氧生物处理方法。该工艺的主要特点是的高径比较大,由于hcr为*混合型反应器,加上高浓度污泥的协同作用,使进水量和浓度的大幅度波动得以充分缓和,毒害性物质也得到稀释,从而有效提高了hcr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hcr系统的反应效率较常规活性污泥法大大提高,接近到纯氧曝气的水平,根据挪威“克瓦纳”公司提供的数据,hcr的容积负荷可达50-70 kg[cod]/m3·d,是常规活性污泥法的10-30倍,反应时间为1-2小时,是常规活性污泥法1/2-1/4,污泥负荷可达5-10 kg[cod]/kg[mlss],是常规活性污泥法的2-3倍,因此hcr系统的反应体积仅为常规活性污泥法的1/50-1/30。一般hcr工艺所产生的剩余污泥量为0.15-0.2 kg[ss]/ kg[bod],比其他好氧方法平均减少40%左右,从而大大减少了污泥处理量。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