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警后警察多久才抓人
报警后警察多久才抓人没有具体规定,当事人报案后,警察不一定会去抓人。首先公安机关应当决定是否要对报案的案件进行立案,后续是否要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都需要根据满足法定条件,不得随意抓人。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一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二、报警后怎样知道公安机关是否立案
报警后知道公安机关是否立案的方式如下:
1.一般立案后,公安机关对前来报案的,会询问报案人的情况,制作笔录,笔录需交由报案人签名确认;
2.报案人在报警时,提出了相关的线索和证据的,民警会据此制作证据材料清单,并且交由报案人签名确认;
3.确认笔录和证据清单后,公安机关会制作受案登记表。案件被受理后,报案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出具立案回执,用作报案的证明。
4.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需要进行审查,如果审查后公安机关根据证据认为已经构成犯罪的,就会立案侦查。
5.对于确定立案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发送立案通知书给报案人。如果是向人民检察院报案,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的,会制作《立案决定书》,其上需载明犯罪嫌疑人的姓名、涉嫌的罪名、立案的法律依据、立案的机关、立案的时间等,且需要检察长签字印章。
6.人民法院决定对案件进行立案的,审判庭会报请庭长对立案进行批准;庭长批准决定立案后,法庭及时填写收案卡片,同时统一编立案号。
三、报警后公安局立案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报警后公安局立案需要满足如下基本条件:
1.事实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实,是指有被客观、真实的证据所证明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预备、实施、未遂、中止和既遂。友情提醒,这不意味着证实犯罪的证据需要确实充分,但也不应是办案人员凭估计、猜测得出的结论。
2.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立案追究的行为,必须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罚应罚性的行为,只有当这种犯罪事实确需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才予以立案。
3.属于该机关管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