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分享Kubler增量型编码器信号连接方式

分享kubler增量型编码器信号连接方式
1、信号的匹配形式
增量编码器的连接,首先最重要的是清楚编码器的信号输出形式与接收设备的匹配问题。选编码器或选接收设备一定要两者信号形式的匹配。增量编码器的信号输出从波形上看,分正余弦输出(sin/cos)与方波输出两种。
(1)正余弦输出(sin/cos)的信号是模拟量变化的信号周期,又分电压输出vpp和电流输出uapp,这两种输出一般plc都没有接口,大部分是连接专用的运动控制卡,其内部可做细分而获得更高的分辨率和动态特性,也有连接专用的细分盒再细分后输出方波的,选型时搞清楚是电压输出还是电流输出(现在大部分是电压输出了)。
(2)方波输出的也有分集电极开路输出(open collector)、电压输出(voltage)、差分长线驱动(line driver)、推挽式输出(totem pole)等。
a、集电极开路输出,这种输出方式通过使用kubler编码器输出侧的三极管,将三极管的发射极引出端子连接至0v,断开集电极与+vcc的端子并把集电极作为输出端。在编码器供电电压和信号接受装置的电压不一致的情况下,建议使用这种类型的输出电路。三极管的极性分npn与pnp,后接收设备选型要匹配不可选错,这种输出电路简单经济,但选型面窄,传递距离根据放大管有远有近,但总体传递距离不远,且保护不够,较易损坏,大部分用在单机设备上而不是工程项目中。这种输出的电压依据供电,有5-12v输出和12-24v输出,这也要搞清楚才能确保信号的连接。
b、库伯勒编码器电压输出,这种输出方式通过使用编码器输出侧的三极管,将三极管的发射极引出端子连接至0v,集电与+vcc和负载之间增加一个电阻相连,并作为输出端。在编码器供电电压和信号接受装置的电压一致的情况下,建议使用这种类型的输出电路。这是针对是pnp或npn形式的接收设备的一种权宜,便于两者都可以连接,但现在这种电压接口往往已经做在了经济型plc上了,如果是那样的plc,还是应该直接选集电极开路输出的,或电压型的极性相当的编码器,因为如果选电压输出型的编码器pnp+电压的,而连接的plc是npn+电压的,就会有漏电流而产生错误。
c、差分长线驱动(有的欧洲的编码器用ttl来表示,是相对于后面介绍的htl的),这种输出方式将线驱动专用ic芯片(差分放大电路)用于编码器输出电路,由于它具有高速响应和良好的抗噪声性能,使得线驱动输出适宜长距离传输。大部分是5v,提供a+、b+、z+及其180度反相的a-、b-、z-,读取时,以a+与a-的差分值读取,对于共摸干扰有抑制作用,传递距离较远,由于抗干扰能力较强,一般传输距离是100米,在运动控制(数控机床)中用得较多。
d、推挽式放大(有的欧洲的编码器用htl表示),这种输出方式由上下一组npn+pnp型的三极管组成,当其中一个三极管导通时,另外一个三极管则关断。电流通过输出侧的两个三极管向两个方向流入,并始终输出电流。因此它阻抗低,而且不太受噪声和变形波的影响。根据供电,输出有10-30v,对于接收设备的兼容性强,信号强而稳定,如果再有与差分长线驱动一样有反相信号的话,因信号电压高,传递最远,差分传递及接收,抗干扰最好,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中,推挽式输出,而在较远传递或大变频电机工况下,又要选具有反相输出的推挽式输出编码器,,传输距离可达300-400米(例如abb变频控制器,就有这样的接口:a+/a-,b+/b-,z+/z-)。
其余的信号形式可能不在主流,不介绍了。
2、工作转速与电子开关频率和分辨率的关系
在kubler增量型编码器的选型中,还有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开关频率问题,无论是编码器还是接收设备,这都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前面介绍了,kubler增量编码器码盘是由很多光栅刻线组成的,有两个(或4个的)光眼读取a,b信号的,刻线的密度决定了这个增量型编码器的分辨率,而编码器读取并输出这个刻线的频率称为电子开关频率,由于受光学器件与电子放大器件的限制,对于每个增量型编码器,这个频率fmax是有上限的。就好比火车,启动时慢慢开,我们还能辨别车窗内的旅客,开得快了,我们只能看到一节节车皮了。
显然,这个限制同时与分辨率(刻线的密度)、转速(刻线的变化速度)有关。
fmax就是编码器参数给出的最大电子开关频率,由此可以计算出在选不同的分辨率下,可以得到的最大工作转速,注意,一般编码器也有一个最大机械转速参数,那是指编码器的轴承等机械可以承受的转速。
在接收设备端,同样由于受电子器件的限制,有一个频率上限问题,这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普通计数模块与高速计数模块问题,以提供的公式,计算出接收设备所需要的电子频率,正确选型,以确保信号读取的准确。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接收设备的开关频率越高越好,频率越高,接收设备对信号的频宽开的门就越大,抗干扰问题就越严重了,我曾经接到一个用户的电话,在汽车厂的运动控制系统中,接收的运动控制卡的接收频率是1mhz,其现场的抗干扰问题就困惑了他很长时间。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