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Webpack如何构建Electron应用

这次给大家带来webpack如何构建electron应用,webpack构建electron应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就是实战案例,一起来看一下。
electron 可以让你使用开发 web 的技术去开发跨平台的桌面端应用,由 github 主导和开源,大家熟悉的 atom 和 vscode 编辑器就是使用 electron 开发的。
electron 是 node.js 和 chromium 浏览器的结合体,用 chromium 浏览器显示出的 web 页面作为应用的 gui,通过 node.js 去和操作系统交互。 当你在 electron 应用中的一个窗口操作时,实际上是在操作一个网页。当你的操作需要通过操作系统去完成时,网页会通过 node.js 去和操作系统交互。
采用这种方式开发桌面端应用的优点有:
降低开发门槛,只需掌握网页开发技术和 node.js 即可,大量的 web 开发技术和现成库可以复用于 electron;
由于 chromium 浏览器和 node.js 都是跨平台的,electron 能做到写一份代码在不同的操作系统运行。
在运行 electron 应用时,会从启动一个主进程开始。主进程的启动是通过 node.js 去执行一个入口 javascript 文件实现的,这个入口文件 main.js 内容如下:
const { app, browserwindow } = require('electron') // 保持一个对于 window 对象的全局引用,如果你不这样做, // 当 javascript 对象被垃圾回收, window 会被自动地关闭 let win // 打开主窗口 function createwindow() {  // 创建浏览器窗口  win = new browserwindow({ width: 800, height: 600 })  // 加载应用的 index.html  const indexpageurl = `file://${dirname}/dist/index.html`;  win.loadurl(indexpageurl);  // 当 window 被关闭,这个事件会被触发  win.on('closed', () => {   // 取消引用 window 对象   win = null  }) } // electron 会在创建浏览器窗口时调用这个函数。 app.on('ready', createwindow) // 当全部窗口关闭时退出 app.on('window-all-closed', () => {  // 在 macos 上,除非用户用 cmd + q 确定地退出  // 否则绝大部分应用会保持激活  if (process.platform !== 'darwin') {   app.quit()  } })
主进程启动后会一直驻留在后台运行,你眼睛所看得的和操作的窗口并不是主进程,而是由主进程新启动的窗口子进程。
应用从启动到退出有一系列生命周期事件,通过 electron.app.on() 函数去监听生命周期事件,在特定的时刻做出反应。 例如在 app.on('ready') 事件中通过 browserwindow 去展示应用的主窗口。
启动的窗口其实是一个网页,启动时会去加载在 loadurl 中传入的网页地址。 每个窗口都是一个单独的网页进程,窗口之间的通信需要借助主进程传递消息。
总体来说开发 electron 应用和开发 web 应用很相似,区别在于 electron 的运行环境同时内置了浏览器和 node.js 的 api,在开发网页时除了可以使用浏览器提供的 api 外,还可以使用 node.js 提供的 api。
接入 webpack
接下来做一个简单的 electron 应用,要求为应用启动后显示一个主窗口,在主窗口里有一个按钮,点击这个按钮后新显示一个窗口,且使用 react 开发网页。
由于 electron 应用中的每一个窗口对应一个网页,所以需要开发2个网页,分别是主窗口的 index.html 和新打开的窗口 login.html 。 也就是说项目由2个单页应用组成,这和3-10管理多个单页应用 中的项目非常相似,让我们来把它改造成一个 electron 应用。
需要改动的地方如下:
在项目根目录下新建主进程的入口文件 main.js ,内容和上面提到的一致;
主窗口网页的代码如下:
import react, { component } from 'react'; import { render } from 'react-dom'; import { remote } from 'electron'; import path from 'path'; import './index.css'; class app extends component {  // 在按钮被点击时  handlebtnclick() {   // 新窗口对应的页面的 uri 地址   const modalpath = path.join('file://', remote.app.getapppath(), 'dist/login.html');   // 新窗口的大小   let win = new remote.browserwindow({ width: 400, height: 320 })   win.on('close', function () {    // 窗口被关闭时清空资源    win = null   })   // 加载网页   win.loadurl(modalpath)   // 显示窗口   win.show()  }  render() {   return (    <p>     <h1>page index</h1>     <button onclick={this.handlebtnclick}>open page login</button>    </p>   )  } } render(<app/>, window.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其中最关键的部分在于在按钮点击事件里通过 electron 库里提供的 api 去新打开一个窗口,并加载网页文件所在的地址。
页面部分的代码已经修改完成,接下来修改构建方面的代码。 这里构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构建出2个可在浏览器里运行的网页,分别对应2个窗口的界面;
由于在网页的 javascript 代码里可能会有调用 node.js 原生模块或者 electron 模块,也就是输出的代码依赖这些模块。但由于这些模块都是内置支持的,构建出的代码不能把这些模块打包进去。
要完成以上要求非常简单,因为 webpack 内置了对 electron 的支持。 只需要给 webpack 配置文件加上一行代码即可,如下:
target: 'electron-renderer',
这句配置曾在2-7其它配置项-target中提到,意思是指让 webpack 构建出用于 electron 渲染进程用的 javascript 代码,也就是这2个窗口需要的网页代码。
以上修改都完成后重新执行 webpack 构建,对应的网页需要的代码都输出到了项目根目录下的 dist 目录里。
为了以 electron 应用的形式运行,还需要安装新依赖:
# 安装 electron 执行环境到项目中 npm i -d electron
相信看了本文案例你已经掌握了方法,更多精彩请关注其它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angular实现可添加删除与计算总金额效果插件
bootstrap模态框多次弹出提交bug
以上就是webpack如何构建electron应用的详细内容。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