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中国5G产业发展环境分析与预测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标准网络,为了抢占该领域的制高点,目前,各个都在大力布局该产业,力争产业发展。而我国在该领域已处于地位,且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的测试阶段。本文从政策、技术以及市场需求等三个方面分析了5g的产业发展环境,同时对产业发展的前景进行了预测。
中国5g产业发展环境分析与预测
本文节选自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以下是给大家带来的精选分享:
5g,即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当前,主要和地区纷纷提出5g试验计划和商用时间表,力争5g标准与产业发展。
比如,美国移动运营商verizon宣布完成了其5g无线规范的制定,已进入预商用测试阶段;欧盟5g ppp预计将于2018年启动5g技术试验;日本计划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之前实现5g商用;韩国计划于2018年初开展5g预商用试验,于2020年底前实现5g商用。可以说,5g时代即将来临。
而中国对于5g的发展,政府给与了高度的关注。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我国5g产业正迎来更多政策红利,关键技术加速突破。事实上,在推进5g方面,我国已处于*地位。就目前而言,我国5g研发已进入到第二阶段试验。预计,中国在2020年将部署超过1万个5g商用基站。
一、中国5g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1、政策支持分析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这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这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5g,体现了对于发展5g的决心,上升到了国策。
2017年11月,*正式发布了5g系统频率使用规划,将3.5ghz、4.8ghz频段作为我国5g系统掀起部署的主要频段。2018年3月2日,*又提出进一步加快5g系统频谱的规划进度,除了中频段指标之外,还要求提出毫米波、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的技术指标。
2018年3月开幕的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总理在进行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加大提速降费力度,2018年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政府层面引导性降费以及改变收费方式,倒逼通信产业链上各环节加速提高运营效率、提升网络供给能力;资费降低带来流量增长,产值增长推动需求升级。此次降价的总体要求实质上将促进4g剩余空间的渗透(目前渗透率约65%),同时为5g时代的到来奠定市场认知基础。
同时,电信联盟(itu)近日已经正式通过了其在2018年2月份发布的imt-2020草案,并拟通过该草案为192个成员国的5g技术规范奠定基础。这份报告深入探讨了5g的低规格,对于外行来说意味着5g蜂窝设备将允许单个移动基站达到至少20gbps的下行速度和10gbps的上行速度。这对于一个用户来说是理论速度,实际上,一个小区的所有用户共享20gbps的带宽,5g也能至少支持每平方公里100万用户。2018年6月,首份5g标准有望出台。
2、技术推动分析
国内外在5g技术方面均实现了突破,如毫米波、无人车以及无人机的自动驾驶、关键的应用芯片、接入单元等,在经济交流合作的今天,各方尤其是以华为的5g技术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5g产业的发展。
与国外相比,中国在5g布局上似乎更成熟。2009年中国就已经开展了5g研究,并在之后几年展示了5g原型机基站。
2013年11月6日,华为宣布将在2018年前投资6亿美元,对5g的技术进行研发与创新,并预言2020年用户即可享受5g移动网络; 2016年5月31日,届5g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开始向5g核心地位迈进;2016年11月17日,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类似于通信标准化机构)第87次会议就5g短码方案进行讨论,终华为方案胜出,中国方案入选5g标准。
目前,*已经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的第三阶段工作,侧重于商用前夕对产品的研发、验证和产业协同,预计在2018年6月出台5g商用或接近商用产品。
3、市场需求分析
5g将主要满足三大场景网络需求:embb,mmtc和urllc。其中,embb对应的是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mmtc对应的是大规模物联网业务;urllc对应的是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这块业务里面5g是各行业发展创新的底层技术,想象空间无疑大。
在需求方,5g与以往无线通信技术大的区别是服务的对象,不再是单一的人,而是实现万物互联,工业4.0、智能制造、医疗等行业运作都会随着5g技术成熟,进一步推动这些行业的发展,可以说,5g所要承担的是改变整个社会、行业的使命角色。
我国正在迅速进入智能社会,包括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ar/vr等应用在迅速普及,它们的规模化应用需要新一代网络来承载,4g在移动的情况下看视频没问题,而5g着重解决的是物体与物体、物体与周边环境之间的高密度、低时延连接等问题,比如建设自动驾驶城市,就需要依托5g网络实现车辆、信号灯、道路感应线圈、智能总控平台间的无缝连接和互动,且时延需要在毫秒级别。
5g为重要的3个应用场景是大带宽、万物互联、低时延。网络延迟低和带宽作为5g的大杀手锏,可以将10毫秒的4g网络延迟提升到5g的1毫秒。虽然在下载文件、玩游戏等方面,上述网络延迟差距很难感觉出来,但在无人驾驶(要求毫秒级的互动操作响应)等方面,差距堪称“致命”。
以正在试行的谷歌自动驾驶车为例,它1秒需要采集1g的各类数据,当前谷歌自动驾驶车为单机版,由车辆在本机上处理数据,未来量产的车极可能为联网版本,将数据采集到平台,再由平台处理后回传控制,对时延要求非常高,即使时延是0.1秒,汽车也会开出去很长距离,有可能产生事故,5g的低时延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物联网时代,一个家庭往往会有超过100样东西需要连接网络,所以需要新一代网络能够对整体网络频谱利用率更,能连接更多终端的新系统。由于5g技术刚刚爆发,所以一段时间内,4g和5g会并存;进入物联网时代后,ip地址的需求会大幅度增加,ipv6的加快商用正逢其时。
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ipv6部署,5到10年内将建大商用网络。预计到2025年末,我国ipv6网络规模、用户规模、流量规模将位居世界位,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全面完成向下一代互联网的平滑演进升级,形成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产业体系。
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表示,2020年将有批正式应用5g,而中国必将是其中之一。在移动通信领域,中国不仅是一个,还是创新驱动型。
(原标题:中国5g产业发展环境分析与预测)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