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过滤净化设备工作原理阐述
来水由进水管送入过滤设备,经过滤层自上而下的过滤,滤后清水从连通管进入集水箱内贮存。集水箱充满后,进入出水槽,出水直接使用。
过滤设备运行中,滤层不断截留悬浮物,滤层阻力逐渐增加,出水量减少,反冲洗阀门打开,反冲洗三分钟后关闭,依次三个过滤器反冲洗,过滤设备反冲洗结束,过滤设备复又进水,自动进行下一周期的过滤运行。
水面上产生泡沫的原因是水中的皂类和蛋白质类物质充当起泡剂,也就是n、p物质和油脂类物质。一般的压力罐由于采用大颗粒小比重的纤维球和石英砂等作为滤料,而且罐内压强比较大,泡沫可以通过滤层和处理过的水一起流出,不能去除泡沫,且泡沫越来越多直接导致水质变差。yx系列的水处理设备中当夹杂着泡沫的源水来到过滤层上时,由于泡沫比水轻,所以浮在水面以上,设备内压力极小,滤层采用粒径较小、比重较大的矿石复合滤料,泡沫不能通过下面过滤层,只能浮在表面。当泡沫越积越多时只能通过上面的管道溢走,或者当滤池反冲洗时,泡沫随着一块被冲走。由此基本上去除了水中的n、p物质和油脂类物质。
过滤(渗井精滤)原理
渗井原理级配的复合多层滤料过滤,水按重力自上而下流动。一层粒径d1=0.8~1.6mm、比重r1=2.4、厚度h1=400mm;二层粒径d2=0.4~0.8mm、比重r2=3.2、厚度h2=400mm;第三层粒径d3=0.2~0.4、比重r3=4.2、厚度h3=70mm;第四层……。三层截留颗粒重的97%,剩余颗粒数的3%,四层截留颗粒重的3%的97%,颗粒数的97%的3%,以下类推。五层滤料的厚度,逐层厚度减薄,每一层都允许透过重量的3%,每一层都没有堵死,都有空隙。后一层仍然有空隙,只不过此时浊度已经小于0.4度,没有必要再增加过滤的层数。
渗井的特点是,污水虽然浓度大,含污量大,但*使用不会堵死,不会不再渗水。按此理论设计的精滤机具有同样效能,不易堵塞,不会频繁冲洗,使工作周期大大延长。
按渗井反滤层级配的依据就是着眼污水本身的特性。滤层粒径与污水中分散颗粒,它们之间是相吻合的。污水中的分散颗粒,可以按颗粒大小排列出许多级别,正常规律是颗粒大的这一级与紧靠它的颗粒小的这一级之间的关系基本都是97%和3%的关系 ,上层截留的大颗粒与下层截留的小颗粒存在着一种微妙的比例关系,即上层截留的颗粒重量占总重量的97%,而颗粒数只占3%,而下层截留的颗粒重量又是3%的97% ,以此类推。这就是按渗井反滤层级配的复合滤料层,把污水中的颗粒按层截留,拉开距离,每层都不会堵死,延长工作周期的原因,也是有效地提高出水水质的原因。
由于这种分层过滤的特点所致,甚至可以达到细菌的去除率90%以上。*,大肠杆菌的粒径是0.5μ,换句话说这种复合滤层可以去除0.5μ以上的所有颗粒粒子,对0.5μ以上的同样得到有效地去除。
工艺流程
井水→饮用水复合精滤器(多介质)→紫外线消毒器→蓄水池→至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