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不可抗力条件是什么意思

不可抗力是我国民法典的一项规定,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时候不能遇见不可避免而且不可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一些自然灾害。那么不可抗力条件是什么意思?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不可抗力条件是什么意思
不可抗力的条件为:不能预见、不可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状况。
不可抗力因素的意思: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对于不可抗力,如果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的,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可以根据该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违约方的责任。
二、开发商延期交房的不可抗力是什么
开发商延期交房的“不可抗力”是:因为自然原因,如火灾、地震、风灾等引起的;由社会原因引起的社会现象,如如战争等;因为政府制定新的行政法规等政策性文件导致延期交房的。
三、不可抗力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不可抗力,从法律上讲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其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第一,它必须独立存在于人的行为之外,是不能为人的意志所左右的客观情况;
第二,它必须构成损害结果发生的事实原因;
第三,当事人按其现有的能力和应有的谨慎与勤勉不能对这种客观情况及后果加以预见;
第四,不可避免并不能克服。
在实践中,属于不可抗力的情况主要包括:
(一)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海啸等;
(二)政府行为,主要指政府颁布的新政策、法律和行政措施导致合同不能履行;
(三)社会异常行为,如罢工、骚乱等使合同不能履行。
《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三条指出,本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总而言之,不可抗力一般属于免责条件,一般合约双方当事人如果在履约时遭遇了不可抗力,一般不需要承担赔偿损失。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不可抗力条件是什么意思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