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future推进委员会主办的““2018未来信息通信技术研讨会”上,5g再次成为核心话题。三家运营商各自介绍了在5g网络与应用上的新进展和创新探索成果。
中国移动5g网络需加强管理能力建设,云vr业务已有深入探索
“5g牵手ai将成必然趋势,中国移动在云vr领域已经开始了广泛尝试。”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表示,5g牵手ai将成必然趋势。ai可以提升网络运维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挖掘数据价值,开放网络能力。5g智慧网络是赋能智能经济、智能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
中国移动认为,5g智慧网络愿景为感知即数据、智能即、网络即服务。中国移动致力于实现5g端到端智慧新架构,将实现终端泛在化、网络虚拟化、计算边缘化、全面智能化、能力开放化。中国移动将发力智慧终端、智慧网元、智慧网管、智慧平台。
在新生态方面,中国移动依据5g联合创新中心,已经在全国设立18个开放实验室,联合255个合作伙伴,聚焦九大垂直行业。
在产业联盟方面,中国移动推动oran联盟的成立。目前共有15个董事会席位,设立八个工作组,内容涵盖四个方向,分别是网络智能化、接口开放化、软件开源化、硬件白盒化。
在5g智慧网络云vr业务运营方面,中国移动已经开展了广泛尝试。基于5g智慧网络为云vr业务提供端到端的新感知、新能力、新生态。在vr终端侧,监测用户头部姿态、用户输入等数据,在网络侧,监测网络kpi、网元负荷、路由信息。在新能力方面,在vr网络侧进行vr业务智能优化等;在新生态方面,构建云vr业务行业生态,鼓励教育、工业、医疗等各行业丰富和共享本领域特色应用及场景,全面实现云vr业务管理。
中国电信5g无线网络共享暂无可行性
“普遍看好5g,正在不断拓展数字经济发展新空间。另外通过目前测试结果看来,5g无线网共享尚无可行性。”中国电信技术部副总经理沈少艾总结了中国电信的5g试验进展与未来发展规划。
大规模天线是弥补5g覆盖的重要手段
在试验方面,中国电信持续推进sa测试,推动技术创新。中国电信5g联合开放实验室已建成基于运营商自主掌控开放平台的5g模型网,设备厂商只需携带5g核心网功能软件和基站设备进场,就可以开展5g sa测试工作。
不过5g网络规划面临多方面挑战,主要来自新频谱、新空口、新业务、新场景、新架构等方面。一是新频谱带来覆盖变小、成本升高;二是新空口,大规模天线波束规划、优化,安全,覆盖、速率、容量和用户体验规模等需要满足,帧结构既灵活可配满足不同业务场景,又满足运营商间共存/时隙同步;三是新业务/新场景:业务sla以及速率、带宽、时延、qos问题;四是新架构,要实现云化网络部署,目前三层解耦有待努力。
为迎接这些5g挑战,中国电信深入评估5g无线技术特性,优化建设方案。中国电信通过外场信道测试,进一步评估了3.5ghz信道传播特性和不同信道模型。初步完成6城市nr原型系统的单小区、多小区测试,后续将开展nr商用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组网性能测试。massive mimo技术成为5g弥补覆盖能力不足的必要手段,采用192天线阵子将有效提高覆盖能力。另外,nr系统通过窄波束技术可实现多用户mimo,提升系统容量,后续将在复杂环境和商用终端下进一步验证。
网络共享的可行性和难点
3gpp已完成5g无线网共享基本特性标准。沈少艾表示,通过目前测试结果看来,5g无线网共享尚无可行性。5g无线网共享难点主要有四分方面,在网络规划方面,aau功率有限,覆盖将收缩;大规模天线波束规划难;在网络优化方面,运营商各自4g与共享5g之间的优化难,规划冲突、数据配置冲突、硬件规格冲突、软件版本冲突等,影响网络性能;在运维沟通协调方面,共建共享交付协同配合沟通成本高,运维难度大,处理进度慢;在运营方面,网络无差异化,难以满足各自客户的sla。
5g期盼垂直行业的加入
5g业务正在逐步走向成熟。5g将在5年投入商用,然而相关新兴业务和技术成熟需要5~10年时间,运营与产业合作伙伴需要抓住新的机遇,打造差异化优势。中国信通院和gsma发布中国5g报告,个人消费市场主要关注视频和vr/ar方面,企业市场是5g大的营收商机。
沈少艾表示,普遍看好5g,拓展数字经济发展新空间。中国电信主张“5g*”。共同促进5g标准成熟,开展5g业务和商业模式研究、5g网络智能化研究、固移融合研究;共同打造5g智能网络,开展5g创新项目、打造5g示范工程、加快5g网络商用;共同创造5g应用模式,成立5g应用创新联盟、共同探索5g垂直行业应用,5g应用于业务同步商用;共同繁荣5g终端生态,坚持发展5g全网通终端,成立5g终端研发联盟,建立5g终端联合创新实验室。
中国电信智能5g网络服务千行百业,在2b市场,聚焦智能电网、智慧城市、智能驾驶、超高速度连接、远程诊疗、无人机;在2c市场,聚焦vr/ar、超高清视频;在2h市场,聚焦智能家居。
中国联通把5g基站打造成无人机加油站和停车库
“中国联通面向5g进行了组织变革,成立了智能网络中心和5g创新中心,目标是实现新型网络规建维研一体化。”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科学家唐雄燕表示,中国联通面向5g进行了组织变革,成立了智能网络中心和5g创新中心,目标是实现新型网络规建维研一体化,以及建设迭代化、运营集约化、研发自主化、业务电商化,聚焦*行业,开展业务创新。
中国联通5g试点和应用示范也走在*,面向*行业4大场景,在17个城市规划600余站点,推进5g应用孵化及产业升级,其中在5个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开展规模试验,在12个城市进行5g典型业务的示范与验证,加速5g商用进程。
中国联通致力于打造智慧冬奥,打造5g新名片,将实现人流智能感知调控,物流智能跟踪监控,vr 360全景观赛,便携穿戴高速拍摄,无人机人脸识别,无线高速视频探头。在新高铁、新机场、新场馆、新冬奥实现5g无缝覆盖,随时随地共享精彩。
中国联通致力于实现5g赋能无人机,把5g基站打造成无人机的加油站与停车库;中国联通已经在胡南、福建、广东等多地开展基于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产品试点应用;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中国联通牵头科技重大转型课题——面向工业制造的5g业务研发与试验;中国联通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地开展基于5g的智能驾驶系统,是车路云系统系统的重要案例;5g助力云vr业务发展,中国联通云、管、段协同,构建五大能力,支撑tv视频、手机视频、互联网视频业务。
此前中国联通已成立5g开放实验室,中国联通的业务从以2c为主转变到2c与2b并重,2b重要性逐渐凸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