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压取向永磁铁氧体磁体因其价格低廉,性能适中,广泛应用于电机电器等领域。模具作为工业化大生产*的工具,在湿压取向永磁铁氧体磁体成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合格率还是生产效率无不与使用的模具密切相关。本文以瓦形磁体为例,针对国内现常使用的永磁铁氧体料腔式自动注料模具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永磁铁氧体流道板式自动注料模具,并简单地比较了两种模具使用情况。
2 料腔式自动注料模具
料腔式自动注料模具是一种常用的湿压取向永磁铁氧体磁体成型模具,我国从东欧引进便是该模具结构。经过多年的消化、吸收、改进,国内厂家现已普遍采用。
2.1 结构特点及成型原理
图1示出了料腔式自动注料模具结构。此结构颇为复杂,所有下模浸泡在一个大储料腔7里,下冲模6与型腔4的密封状况由下冲模6与型腔4之间的间隙大小决定,整个料浆通过储料腔7与中柱15之间的密封件进行密封。
结构特点及成型原理
如图2所示,流道板式自动注料模具无储料腔,中柱结构相对较为简单,下冲模9与型腔4之间密封通过下冲模9上的密封圈10保证,密封效果好,其料浆流程相对较短。
其成型原理大体与料腔式自动注料模具结构相似,只是料浆经注料螺塞7、流道板5及型腔4壁上的模腔进料孔直接注入到每一个模腔。
3.2 流道系统的设计
流道板式自动注料模具的流道系统设计包括流道系统布置及相关参数的确定。本文以一模六件模具为例,介绍流道系统的设计
流道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横浇道及模腔进料口组成,其布置是关键所在,如图3所示。流道系统的布置形式分为平衡式和非平衡式两大类。平衡式是指从主流道上注料螺塞口到各个模腔的分流道、横浇道及模腔进料口的截面尺寸及长度均对应相等,这种设计可直接达到各个模腔均匀进料的目的。非平衡式是指从主流道上注料螺塞口到各个模腔的分流道、横浇道及模腔进料口的截面尺寸及长度可能不是全部对应相等,为了达到各个模腔均衡进料同时充填的目的,就需要将模腔进料口设计成不同尺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