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米5和5c哪个拍照清楚2,拍照对比小米5c对比小米5差距到底有多大3,小米5c评测小巧轻薄自主芯首秀稳健1,小米5和5c哪个拍照清楚
肯定是 小米5s 啊,小米5s配置的是1600万 索尼 高像素高感光相机,配置,四轴光学防抖,就算在弱光的时候也拍的清清楚楚,最高可以拍摄2k的视频,但是小米五就不同了,小米五索尼 1600万像素 ,支持四轴光学防抖,最高可以拍摄2k的视频,如此对比,很明显。
2,拍照对比小米5c对比小米5差距到底有多大
小米5c对比小米5拍照对比:1、5s发布的时候明确的写了sonyimx378感光器,而5c只写了个含糊的“暗夜之眼”,笔者查询了一下,没有查到可靠信息。2、到手后没有来得及试照片。原来的米5拍照夜间噪点较多,写到这里用5c随手拍了一下晚间室内正常照明,放大以后颗粒感还是比较明显,有点油画感,好像比米5要差点。3、从5c参数来说,首先不支持防抖,差了米5一截。所谓暗夜之眼,像素大小又差了5s一截。4、另外5c相机有一个小米相机的重要特性不能支持,就是“街拍”,5c不能设置街拍模式。
3,小米5c评测小巧轻薄自主芯首秀稳健
【it168 评测】2014年10月,小米悄然组织了一组人马,以松果之名,立志于在手机芯片方面有所作为。一年之后,松果团队打造出了第一颗芯片,并试着打通了一则电话、点亮屏幕、跑起了android系统。自此之后时间又过去了17个月来到今天,昔日的芯片早已不是样品一样的存在,化名“澎湃s1”正式发布,成为驱动手机的核心所在。实际上,关于小米发布自主芯片的事情从去年就有消息,赶在2017年初发布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让人等待了太久。与之对应的,首款搭载小米自主芯片的手机却没有让人等太久,正是与澎湃s1一同发布的小米5c。作为小米自主芯片的首秀,小米5c也是备受关注,究竟澎湃s1实力如何?小米5c究竟怎样?在接下来的评测中我们一一揭晓。不得不承认,此次发布的澎湃s1与小米5c之于小米意义非凡,使得小米成为了即苹果、三星、华为之后第四家拥有自研芯片,并应用于旗下终端的手机厂商。自主研发芯片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在于成本上的控制,降低采购手机芯片的压力,从而在供应链中掌握主动权;其次是更好地整合软硬件,有针对性地打造产品,凸显自身产品优势;最后,从长远的角度讲,芯片研发会在专利上形成一定的积累,逐步完善专利墙以便扩展市场。目光聚焦于小米5c,我们首先有一张表格来简单了解一下这款产品。小米5c 主要参数操作系统miui 8.0,基于android 6.0定制网络制式gsm、td-scdma、lte-tdd,双卡双待机身尺寸144.38 *69.68 *7.09 mm重量135g屏幕5.15英寸 1920*1080分辨率摄像头1200万像素 f/2.2光圈、支持相位对焦处理器澎湃s1,4*a53@2.2ghz+4*a53@1.4ghz机身内存ram:3gb rom:64gb特色亮点轻巧机身、窄边框设计、首发澎湃s1电池2860mah机身颜色亚光黑、玫瑰金、香槟金上市价格1499元【查看】可以看到,小米5c在硬件层面可圈可点,除了颇具话题性的澎湃s1芯片,小米5c还搭载了一颗1200万像素的主摄像头,单颗像素面积达到了1.25μm,有着“暗夜之眼”的名号,实际表现值得期待。另外,该机的尺寸也很讨巧,5.15英寸屏幕,7.05mm的厚度,仅135g的重量,无疑是轻巧纤薄的保证。下面,我们就从外观入手,逐步解析小米5c。外观与工业设计小米5c在外观上主打轻薄,小巧的尺寸融入流行设计,是一款比较讨喜的手机,甚至在众多人眼里,这是目前最为漂亮的小米手机,尤其是我们手中的哑光黑版本。小米5c整体设计圆润,线条流畅,2.5d玻璃弧度饱满,乍一看甚至有一种iphone的味道。搭载一块5.15英寸的全高清屏幕,1.66mm的窄边框设计,在黑色面板的映衬下显示出较高的屏占比。而在息屏状态下,屏幕与前面板的融入感很强,玻璃的光影效果纯粹。在顶部,小米5c取消了“mi”logo设计,听筒居中,一颗8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居右,光线距离感应器被隐藏在听筒左侧,使得面板开孔尽可能减少。玻璃边缘的圆弧过渡与2.5d玻璃有着很好的视觉互补,在光线的掩映下,更彰显了小米5c的几分精致。小米5c的底部是一颗实体指纹识别按键,集成了home键功能,采用了与小米5类似的狭长设计,略突出于玻璃表面,按键回馈有些生涩。左右两侧的触摸按键用小圆点标识,意味着用户可以在系统层面进行个性设置,更加人性化。小米5c采用了金属机身,并尝试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小米手机的设计,即在机身背部上下各用一块玻璃盖板点缀,玻璃与金属两种材质的碰撞,营造了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品的档次。小米5c搭载了一颗1200万像素主摄像头,辅以一颗闪光灯。这颗摄像头采用了高感光传感器,单颗像素面积为1.25μm,可增加24%的进光量。至于具体的成像表现,我们在下面的样张部分为大家解析。侧边来看,小米5c的四周有着圆润流畅的过渡曲线,由边框一直延伸至机身背部,整机厚度7.09mm,重量仅135g,为舒适贴合的手感提供帮助。在顶部,小米5c有红外遥控发射器、3.5mm耳机接口与降噪麦克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米5c的天线注塑工艺进一步提升,注塑带与金属机身的色差控制极佳,一体性更强,品质感骤升。在底部,小米5c采用usb type-c接口,支持最高18w的澎湃快充,左右两侧分别为麦克风与扬声器开孔,做工值得肯定。整体来看,小米5c不论是设计还是做工,都是目前小米手机中的佼佼者,轻巧的外形和舒适的手感令人印象深刻。澎湃s1性能解析某些程度上讲,小米5c搭载的这颗澎湃s1处理器远比手机重要,作为小米自立门户设计芯片的首款作品,澎湃s1的实力到底怎么样?文章的这一部分我们做一定解读。对于这颗澎湃s1,小米自己也有着清醒的认识,毕竟松果处理器处于起步阶段,还是以稳健为主,立足于现有的成熟设计与工艺,以中端市场为切入点布局,因此澎湃s1也就有了一份相对平庸的参数表。其cpu部分采用4*a53@1.4ghz+4*a53@2.2ghz的8核心设计,组成big.little架构;gpu部分则是mali t860-mp4,选择台积电的28nm hpc+工艺加工。对于这样的一套参数,我们先用跑分来量化一下,安兔兔在60000左右,geekbench4的单核为700左右,多核为3000左右,与市面上主流的中端处理器,包括骁龙625、联发科helio p10以及麒麟655基本处于同一级别。澎湃s1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从三个方面帮助大家解读。首先是核心架构上,cortex-a53是能效比较高的选择,基于此开发的soc众多,经验较为丰富。并且澎湃s1还采用了大小核的设计,在多核调度上更加灵活多变,可根据任务智能分配处理器资源,以平衡的性能和功耗。其次是工艺制程上,澎湃s1选用的28nm hpc+工艺,这是目前台积电最新的28nm工艺,专门解决了漏电问题,相比上一代在同等性能下漏电量减少一半,可以有效降低功耗,并在性能上明显提升。最后是gpu核心方面,澎湃s1采用mali t860-mp4,这款图形处理器拥有4颗着色器核心,对于主流的图形接口均有支持,包括vulkan,并且还引入了图像压缩技术,可以做到在传输同样大小数据时所用带宽更小,运算效率更高,减少不必要的功耗。因此整体来看,小米在选择高频cortex-a53核心支撑澎湃s1的性能同时,更注重在工艺、算法上的优化帮助澎湃s1尽可能降低功耗,这种布局折射出小米初涉芯片设计的谨慎:并不追求性能,踏实才是王道。当然,除了性能方面的表现,澎湃s1的modem更加令人关注,毕竟作为手机芯片,modem直接决定了你手机的通话性能、网速、支持频段等等。坦率地讲,目前的澎湃s1在这一部分是难以令人满意的。澎湃s1的这款modem支持volte,lte连接可以达到cat.4级别,即下行最高150mbps,上行最高50mbps,在运营商主推的4g+网络下(至少cat.6),显然有一些滞后。另外受技术与专利的限制,这款modem目前仅支持gsm、td-scdma、tdd–lte三种制式(仅覆盖全部移动网络),尽管官方强调这是一款可编程modem,意味着后期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升级,从而优化、扩展支持网络,但具体升级时间并未透露,令围绕在modem上的遗憾不得不持续。另外,澎湃s1还拥有一颗14位双核isp,支持夜景的双重降噪优化、像素级动态范围调整以及多帧优选技术,其具体应用我们也在后期的样张中帮助解析。总体而言,澎湃s1作为小米在芯片设计上的首秀,性能已经可以跻身中端水平,功耗有着不错的表现,如果后期能够补齐modem上的短板,无疑将是一次比较完美的首秀。1200万像素拍照解析拍照也是小米5c的主打特性,1200万像素传感器配合澎湃soc集成的14位双核isp,在宣传中被冠以“暗夜之眼”的名号,在文章的这一部分,我们就小米5c的拍照展开评测。落实到具体的硬件上,小米5c搭载了一颗由ov打造的传感器,f/2.2光圈,支持相位对焦,最大输出1200万像素,单颗像素尺寸则达到了1.25μm,迎合了目前大像素、高感光的技术趋势,理论上色彩表现将更加丰富,暗光表现得到加强,下面我们通过样张为大家详细解读。日间拍摄方面,小米5c的曝光准确,白平衡并没有刻意趋于浓艳去讨好眼球,基本与实际看见的景象接近。得益于单颗像素的面积较大,进光量得以保证,因此整体画面也显得比较通透。放大来看细节,1200万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