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是指设备或系统在电磁环境中性能不降级的状态。电磁兼容,一方面要求系统内没有严重的干扰源,一方面要求设备或系统自身有较好的抗电磁干扰性。电磁兼容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电磁波辐射,电磁干扰,雷击,电磁材料等方面。
电磁干扰,是指电子设备自身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波,对外发射,从而对设备其它部分或外部其它设备造成干扰。例如,tv荧光屏上常见的“雪花”,便表示接受到的讯号被干扰。
电磁敏感度,是指设备受电磁干扰的敏感程度,越敏感的设备,越容易受到干扰。
因为有了emi,才有了emc,因为ems达标,才能实现emc。
emc测试-构成
emc包含两大项:emi(干扰)和 ems(敏感度,抗干扰)
emi测试项包括:re(辐射,发射)、ce(传导干扰)、harmonic(谐波)、flicker (闪烁)
ems测试项包括:esd (静电)、eft(瞬态脉冲干扰)、dip(电压跌落)、cs(传导抗干扰、rs(辐射抗干扰)、surge(浪涌,雷击)、pfm(工频磁场抗扰度)
电源是一个电子电路系统稳定的前提,然而,由于开关电源效率高、体积小的压倒性优势,在这所有的产品的电源有近百分之90以上都是采用开关电源进行电压适配,当然另外也有一些ldo。这样的话效率、体积或者是功能是达到了的要求,但是在过认证(en55022、fcc part 15、gb9254)的时候就会发现emc会带来很多的困扰,例如,空间辐射测试不过,传导辐射测试不过、雷击浪涌、脉冲群等等,往往会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认证过程的延误,致产品延缓上市却不能抢占市场。鉴于此,特收集整理了一些开关电源emi整改中,关于不同骚扰源频段干扰原因及抑制办法,供各位工程师参考学习。
1mhz以内以差模干扰为主
1.增大x电容量
2.添加差模电感
3.小功率电源克采用pi型滤波器处理(建议靠近变压器的电解电容可选用大一些的)。
1mhz~5mhz差模共模混合
采用输入端并联一系列x电容来滤除差模干扰并分析出是哪种干扰超标并以解决
1.对于差模干扰超标克调整x电容量,添加差模电感器,调差模电感量
2.对于共模干扰超标克添加共模电感,选用合理的电感量来抑制
3.也可改变整流二极管特性来处理(一对快速二极管如fr107,一对普通整理二极管1n4007)
5mhz以上以共模干扰为主,采用以抑制共模的方法
1.对于外壳接地的,在地线上用一个磁环绕2-3圈会对10mhz以上干扰有较大的衰减作用,
2.克选择紧贴变压器的铁芯粘铜箔,铜箔闭环
3.处理后端输出整流管的吸收电路和初级放大电路并联电容的大小。
20-30mhz
1.对于一类产品可以采用调整对地y2电容量或改变y2电容位置
2.调整一二次侧间的y1电容位置及参数值
3.在变压器外面包铜箔,变压器嘴里层加屏蔽层,调整变压器的各绕组的排布
4.改变pcblayout
5.输出线前面接一个双线并绕的小共模电感
6.在输出整流管并联rc滤波器且调整合理的参数
7.在变压器玉mosfet之间加beadcore
8.在变压器的输入脚加一个小电容
9.可以用增大mos驱动电阻
30-50mhz 普遍是mos管高速开通关断引起
1.可以用增大mos驱动电阻
2.rcd缓冲电路采用1n4007慢管
3.vcc供电电压用1n4007慢管来解决
4.或则输出线前端串接一个双线并绕的小共模电感
5.在mosfet的d-s脚并联一个小吸收电路
6.在变压器与mosfet之间加beadcore
7.在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脚加一个小电容
8.pcblayout时大电解电容,变压器,mos构成的电路环尽可能的小
9.变压器,输出二极管。输出平波电解电容构成的电路环尽可能的小
此文章来自辰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