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是一个高性能,开源,无模式的文档型数据库,是当前nosql数据库中比较热门的一种。它在许多场景下可用于替代传统的关系型
一、前言
最近开始学习非关系型数据库mongodb,却在博客园上找不到比较系统的教程,很多资料都要去查阅英文网站,效率比较低下。本人不才,借着自学的机会把心得体会都记录下来,方便感兴趣的童鞋分享讨论。部分资源出自其他博客,旨将零散知识点集中到一起,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li-pan2@163.com。大部分内容均系原创,欢迎大家转载分享,但转载的同时别忘了注明作者和原文链接哦。
二、mongodb简介mongodb是一个高性能,开源,无模式的文档型数据库,是当前nosql数据库中比较热门的一种。它在许多场景下可用于替代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或键/值存储方式。mongo使用c++开发。mongo的官方网站地址是:,读者可以在此获得更详细的信息。
小插曲:什么是nosql?
nosql,全称是 not only sql,指的是非关系型的数据库。下一代数据库主要解决几个要点:非关系型的、分布式的、开源的、水平可扩展的。原始的目的是为了大规模web应用,这场运动开始于2009年初,通常特性应用如:模式自由、支持简易复制、简单的api、最终的一致性(非acid)、大容量数据等。nosql被我们用得最多的当数key-value存储,当然还有其他的文档型的、列存储、图型数据库、xml数据库等。
特点:
高性能、易部署、易使用,存储数据非常方便。主要功能特性有:
面向集合存储,易存储对象类型的数据。 模式自由。 支持动态查询。 支持完全索引,包含内部对象。 支持查询。 支持复制和故障恢复。 使用高效的二进制数据存储,,包括大型对象(如视频等)。 自动处理碎片,以支持云计算层次的扩展性 支持python,php,ruby,java,c,c#,javascript,perl及c++语言的驱动程序,社区中也提供了对erlang及.net等平台的驱动程序。 文件存储格式为bson(一种json的扩展)。 可通过网络访问。功能:
面向集合的存储:适合存储对象及json形式的数据。 动态查询:mongo支持丰富的查询表达式。查询指令使用json形式的标记,可轻易查询文档中内嵌的对象及数组。 完整的索引支持:包括文档内嵌对象及数组。mongo的查询优化器会分析查询表达式,并生成一个高效的查询计划。 查询监视:mongo包含一个监视工具用于分析数据库操作的性能。 复制及自动故障转移:mongo数据库支持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复制,支持主-从模式及服务器之间的相互复制。复制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冗余及自动故障转移。 高效的传统存储方式:支持二进制数据及大型对象(如照片或图片) 自动分片以支持云级别的伸缩性:自动分片功能支持水平的数据库集群,可动态添加额外的机器。适用场合:
网站数据:mongo非常适合实时的插入,更新与查询,并具备网站实时数据存储所需的复制及高度伸缩性。 缓存:由于性能很高,mongo也适合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缓存层。在系统重启之后,由mongo搭建的持久化缓存层可以避免下层的数据源 过载。 大尺寸,低价值的数据:使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存储一些数据时可能会比较昂贵,在此之前,很多时候程序员往往会选择传统的文件进行存储。 高伸缩性的场景:mongo非常适合由数十或数百台服务器组成的数据库。mongo的路线图中已经包含对mapreduce引擎的内置支持。 用于对象及json数据的存储:mongo的bson数据格式非常适合文档化格式的存储及查询。三、下载安装和配置安装mongo数据库:
在发布本文的时间官方提供的最新版本是:1.6.5 ,如果不做特殊声明,本教程所用的版本将会是这个版本。
第一步:下载安装包:官方下载地址←单击此处,如果是win系统,注意是64位还是32位版本的,请选择正确的版本。 第二步:新建目录“d:\mongodb”,解压下载到的安装包,找到bin目录下面全部.exe文件,拷贝到刚创建的目录下。 第三步:在“d:\mongodb”目录下新建“data”文件夹,它将会作为数据存放的根文件夹。配置mongo服务端:
打开cmd窗口,按照如下方式输入命令:
> d:
> cd d:\mongodb
> mongod --dbpath d:\mongodb\data
配置成功后会看到如下画面:
在浏览器输入::27017/,可以看到如下提示:
you are trying to access mongodb on the native driver port. for http diagnostic access, add 1000 to the port number
如此,mongodb数据库服务已经成功启动了。
四、后记要使mongodb能在我们的c#代码中被操作,还需要驱动,经常有朋友在网上copy代码后发现编译不通过,那估计是驱动不一致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