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又称作“随机存储器”,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也叫主存(内存)。它可以随时读写,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媒介。当电源关闭时ram不能保留数据。如果需要保存数据,就必须把它们写入一个长期的存储设备中(例如硬盘)。
rom(read only memory)又称作只读存储器。rom所存数据,一般是装入整机前事先写好的,整机工作过程中只能读出,而不像随机存储器那样能快速地、方便地加以改写。rom所存数据稳定,断电后所存数据也不会改变;
ram和rom相比,两者的最大区别是ram在断电以后保存在上面的数据会自动消失,而rom不会自动消失,可以长时间断电保存。
一般来说会比较难以理解ram与rom和平时所说的运行内存和硬盘容量有什么关系,其实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是一样的,但从计算机和手机的角度来说又有一些区别。
从电脑来说一般比较好理解,ram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运行内存,它的确是随时可读写的。因为cpu处理的数据都是以运行内存为中介的。断电后信息是不保存的。那么对于rom来说,是不是就是硬盘呢?不是说rom只可以读吗?
硬盘却是可以修改的。的确,必须明确一点,ram与rom都是内存,而硬盘是外存,所以rom不等于硬盘。计算机中的rom主要是用来存储一些系统信息,或者启动程序bios程序,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只可以读一般不能修改,断电也不会消失。
那么对于手机来说呢?
其实很多困惑都来自于手机厂商的宣传信息的误导。因为一般手机厂商都会说有多少g的ram,多少g的rom;在手机里面,ram就是跟电脑一样的运行内存一样;而rom就不一样了,你想想看,如果只用来存储一些系统信息和开机引导程序,需要几个g的容量?其实手机的rom就跟硬盘挂上钩了,手机中的rom有一部分用来存储系统信息,还有一些装机软件,剩余的大部分容量都是就是拿来作为硬盘用的。
以上就是rom与ram的主要区别是的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