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来介绍下热像仪的选购和熔点仪的操作步骤及使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教你如何选购热像仪
1、什么样的像素满足您的要求?
320*240=76,800?
在12米处测量的zui小尺寸是1*1cm
160*120=19,200?
在12米处测量的zui小尺寸是2*2cm
2、是否需要定量检测?
红外热像仪有两种用途:
1、热成像
2、测温
评价红外测温能力叫做mfov,主要有2种:一种是mfov 为1,另外一种mfov为3*3。
mfov为1时,目标*覆盖了热像仪的像素,像素接受的辐射只来自目标,因此能准确测量目标温度。而mfov为9时,像素接收的辐射不只来自目标,而且吸收目标旁边的和背后的辐射,就不能测得这么小目标的准确温度。
然而这只是测量的极限,根据当前的大部分fpa探测器技术,目标在探测器上zui少要有 3 x 3 个像素才能确保准确测量,这要求检测时尽量靠近目标或选用望远镜头. 如果目标成像小于3x3个像素,则热像仪显示的温度读数是目标的温度值与也成像在这3x3个像素的目标周围物体(环境)温度的平均值。
3、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
高空间分辨率能够得出准确的温度,低空间分辨率读出的温度只是发热点周围的平均温度。在定量化检测时候,温度的正确与否非常重要!
4、稳定性重复性对你是否重要?
决定红外热像仪的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
探测器、光学器件、电气原器件,军事级探测器的主要优势在哪里?
a、主要有两种探测器。氧化钒晶体和多晶硅。日本nec热像仪采用了氧化钒晶体探测器,其自称的主要优势包括:
b、此探测器主要的优势是测温视域mfov(measurement field of view)为1,温度测量是到1个像素点。 c、温度稳定性好。
d、使用寿命长
e、适合于远距离测试
5、是否在意报告处理的烦琐?
如果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组合显示就减少了大量工作,同时报告自动生成也会大大减少操作时间。
6、是否需要延长曝光时间?延长曝光时间——专业照相(?)的必然选择
∑2、∑4、∑8、 ∑16等功能,特别在检测北立面或者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很有优势。使用了∑功能,增加了曝光时间,图像更清晰,更容易发现缺陷部位。
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注意:进入正式测试前,必须进行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1.硅油的灌入
用注射器(附件)吸取硅油(附件)10ml从溢出口注入,重复6次,共需注入60ml硅油,然后将溢油瓶套在溢出口上(如*测量熔点低于90℃时,可用蒸馏水代替硅油)。
2.油浴管的更换
首先取下溢油瓶,然后卸下侧板;
用手伸进仪器箱体内,一手托住油浴管,一手拉下弹簧,然后竖直向下再水平取出油浴管,取出油浴管时,须小心谨慎,以免玻璃破损。
把油管装入仪器内,按上述方法相反次序进行。
熔点测定
1.通过起始温度拔盘输入所需要的起始温度,设置的起始温度应低于待测物质的熔点(不大于280℃),根据线性升温速率,选择*如下表;供用户参考。
速率选择 起始温度低于熔点
0.5℃/mim 3℃
1℃/mim 3~5℃
1.5℃/mim 6~10℃
3℃/mim 9~15℃
2.开启电源形状,通过观察窗可以看到照明灯亮,硅油被电机搅拌,说明仪器已处于接通状态,同时显示屏会显示出当前的油浴温度,此后仪器自动达到预置设定温度并自动平衡,若要修改预置温度,则重新输入所需的预置温度,按一下“置入”键即可。
3.仪器预热20分钟,将装有待测物质的毛细管从插入口中内的小孔中置入到油浴管中(插入及取出毛细管进必须小心谨慎,切勿折曲)。
4.根据需要选择升温速率,按下相应的键,左上方即有光亮指示,说明仪器已进入线性升温工作状态,四档线性升温速率键可随时变换,对于未知熔点值的样品可先用快速升温得到初步熔点范围后而精测。
5.通过观察窗观毛细管内的样品的熔化过程,出现初熔时,按下“按熔”键,初熔存贮指示灯亮,说明初熔已被贮存。出现终熔时,按下终熔键,显示屏上的数字被保持不动,这个数值就是终熔值。
说明:如果发生误动,则无法修改初、终熔读数,只好重新测量。
6.若要读出初熔,按一下初熔读出键,显示屏上数字就是初熔值,但几秒后,显示屏上的数字又转换到终熔值。这样一直可以重复读出。
7.谨慎取出测量完毕的毛细管。
8.如果要重复测同种样品,那么按一下“置入”键,仪器自动进入起始温度设定,等平衡后重复3-7的步骤即可。
9.如果要测其它物质的熔点,可通过起始温度拔盘重新输入新的起始温度,然后按一下“置入”键重复3-7的步骤即可。
10.一般*用户先测量低熔点物质,后测高熔点物质
11.如果仪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及时和成都雅源科技技术部工程师,以免影响你的实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