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支柱绝缘子超声波探伤仪使用方法之六交接试验

*公司高压支柱瓷绝缘子交接试验现场检测规程
1 总则
1.1为适应电网的发展要求,提高支柱瓷绝缘子的安全可靠性,特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是依据国家和的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1.3本规程对高压支柱瓷绝缘子现场的交接、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内容、判断标准及试验方法,以及预防性试验的检测周期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4本规程适用于*公司系统110(66)kv及以上户外高压棒形支柱瓷绝缘子,其它类型支柱瓷绝缘子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jb/z 9674-1999 超声波探测瓷件内部缺陷
jb/t 10061-1999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jb/t 10062-1999 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
3 交接试验
3.1.1 逐个试验
高压支柱瓷绝缘子的交接逐个试验项目包括:
a) 外观检查(安装前)
b) 高度检查(安装前)
c) 超声波探伤检测(安装调试后)
3.2 交接试验判断标准
3.2.2 超声波探伤试验
支柱瓷绝缘子的超声波探伤检测,可选择采用爬波检测法、纵波斜探头检测法,推荐采用爬波检测法。采用爬波法检测发现缺陷时,可用纵波斜探头探伤方法进行验证,也可以爬波法验证纵波斜探头探伤发现的缺陷。
3.2.2.1 采用爬波探头探伤方法进行检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判废。
a) 缺陷波高度超过1mm人工割口的波幅-距离曲线且裂纹长度超过lcm,应予判废。
b) 缺陷波高度超过lmm人工割口的波幅-距离曲线且裂纹长度在lcm以下,应将缺陷记录存档,在下次检测时观察看裂纹有无变化,如果裂纹深度或长度增加,应予判废。
3.2.2.2 采用纵波斜探头探伤方法进行检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判废。
a) 有缺陷波,裂纹深度超过lmm、长度超过lcm时,应予判废。
b) 有缺陷波,裂纹深度超过lmm、长度小于lcm时,应将缺陷记录存档,在下次检测时观察裂纹有无变化,如果裂纹深度或长度增加,应予判废。
4 预防性试验
4.2 超声波探伤检测
4.2.1 每批次支柱瓷绝缘子6年抽样检测1次,其抽样规则参见附录a,同时还应满足以下规则:
a) 某厂某批次支柱瓷绝缘子发生断裂事故后,应对该厂该批次支柱瓷绝缘子逐只进行一次超声波探伤检测。
b) 当发现支柱瓷绝缘子出现裂纹,应对该支柱瓷绝缘子所在变电所的同电压等级的所有支柱瓷绝缘子逐只进行一次超声波探伤检测。同时应对同一运行单位辖区内,与缺陷支柱瓷绝缘子同厂同批次支柱瓷绝缘子逐只进行一次超声波探伤检测。
c) 抽样超声波检测发现支柱瓷绝缘子存在严重缺陷时,应对同一运行单位辖区内,与缺陷支柱瓷绝缘子同厂同批次瓷绝缘子支柱瓷绝缘子逐只进行一次超声波探伤检测。
4.2.2 支柱瓷绝缘子的超声波探伤检测判废依据见3.2.2。
支柱瓷绝缘子超声波探伤检测方法
c.1 一般规定
c.1.1 超声波探伤仪的规定
超声波探伤仪除应满足jb/t 10061-1999 《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的技术要求技术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c.1.1.1 探伤仪应采用可存储检测波形的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探伤仪必须带有通信接口,可通过程序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以便于对支柱绝缘子的缺陷波进行分析和存档。
c.1.1.2 仪器工作频率应包括1~5mhz。
c.1.1.3 仪器标称探测深度应不小于被测支柱绝缘子的被测深度。
c.1.1.4 衰减器的总衰减量不小于100db,衰减调节精度在±1 db以下。
c.1.1.5 当探伤仪发射功率较大,且电源电压在标称电压±10%范围内变化时,水平线性不应有明显的变化。
c.1.2 探头的规定
探头频率根据需要在1~5mhz范围内选择,推荐为2.5 mhz。探头声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大于2°,主声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
c.1.3 耦合剂的规定
应采用良好的声耦合剂,必须保持耦合剂的清洁,且耦合剂不得对支柱绝缘子造成腐蚀等不良影响。
c.1.4 探伤试块的规定
探伤试块材质的致密性应良好,应具有与被检测的支柱瓷绝缘子相同或相近似的声学性能。探伤试块形状为圆形实心瓷件,其上有均布四个方向的深度分别为1mm、3mm、5mm、7mm的人工割口缺陷。
c.2 探伤方法
支柱瓷绝缘子的超声波探伤检测,可选择采用爬波检测法、纵波斜探头检测法、现场推荐采用爬波检测法进行测量。采用爬波法检测发现缺陷时,可用纵波斜探头探伤方法进行验证,也可以爬波法验证纵波斜探头探伤发现的缺陷。
c.2.1 爬波探头探伤方法
c.2.1.1 扫描速度的调整
爬波探头前沿对准试块lmm人工割口,把反射波调到仪器水平刻度2之上,把探头往后拉动4cm,使反射波落到仪器水平刻度6上,此时比例尺为1:1(即仪器水平刻度1格代表支柱绝缘子上1 cm的距离)。
c.2.1.2 裂纹波幅-距离曲线的确定
将爬波探头置于试块上,相对模拟裂纹以一定间距(如5mm)移动,在荧光屏上作出裂纹回波幅度随探头至裂纹水平距离变化的曲线,即距离-波幅曲线。
c.2.1.3 探伤灵敏度的调整
利用试块的1mm人工裂纹距离-波幅曲线作为探伤灵敏度。
c.2.1.4扫查方式
径向旋转扫查。
c.2.1.5裂纹深度的确定
利用试块作出lmm、3mm、5mm、7mm人工割口的距离-波幅曲线。
检测时,相对移动探头,每次间距为5mm,测出裂纹的波幅-距离曲线,将此曲线和上述裂纹波幅-距离曲线对比,即可确定裂纹的深度。
c.2.1.6裂纹长度的确定
径向移动爬波探头,缺陷回波波峰压距离-波幅曲线时在探头前沿中部所对应的支柱绝缘子距离-波幅上,记下一点,向相同方向动探头,当缺陷波波峰回落到距离-波幅曲线上时,再在探头前沿中部所对应的距离-波幅上作一点记号,两点连线即为裂纹的长度。
也可用半波高度法(6d8法)测定裂纹长度。
c.2.2 纵波斜探头探伤方法及判伤标准
c.2.2.1 扫描速度的调整
按深度调整扫描速度,把探头对准试块1mm人工割口,把反射波调到仪器水平刻度的适当的位置。
c.2.2.2 灵敏度的选择
探头对准试块lmm人工割口,把反射波波高调到满幅的80%,在此基础上,衰减4~6 db作为探伤灵敏度。试块声程与工件不同时按下式计算δs:
δs= 40lg sa/xp
式中:δs—补偿由于声程不同而引起的缺陷波变化所需的增益或衰减值(db),sa—试品的zui大声程(mm),xp一人工缺陷试样zui大声程(mm)
c.2.2.3 扫查方式
沿轴向和圆周方向移动探头.
c.2.2.4裂纹长度的确定
用半波高度法(6d8法)测定裂纹长度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