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胞株根据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种类不同分类
1.淋巴因子(lymphokine) 于命名,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等。重要的淋巴因子有il-2、il-3、il-4、il-5、il-6、il-9、il-10、il-12、il-13、il-14、ifn-γ、tnf-β、gm-csf和神经白细胞素等。
2.单核因子(monokine) 主要由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产生,如il-1、il-6、il-8、tnf-α、g-csf和m-csf等。
3.非淋巴细胞、非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主要由骨髓和胸腺中的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细胞产生,如epo、il-7、il-11、scf、内皮细胞源性il-8和ifn-β等。
(二)细胞株根据细胞因子主要的功能不同分类
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1979年开始命名。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或其它非单个核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在细胞间相互作用、免疫调节、造血以及炎症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凡命名的白细胞介素的cdna基因克隆和表达均已成功,已报道有三十余种(il-1―il-38)。
2.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 根据不同细胞因子刺激造血干细胞或分化不同阶段的造血细胞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不同的细胞集落,分别命名为g(粒细胞)-csf、m(巨噬细胞)-csf、gm(粒细胞、巨噬细胞)-csf、multi(多重)-csf(il-3)、scf、epo等。不同csf不仅可刺激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增殖的分化,还可促进成熟细胞的功能。
3.干扰素(interferon, ifn) 1957年发现的细胞因子,z初发现某一种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物质可干扰另一种病毒的感染和复制,因此而得名。根据干扰素产生的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ifn-α、ifn-β和ifn-γ,他们分别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活化t细胞所产生。各种不同的ifn生物学活性基本相同,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4.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z初发现这种物质能造成肿瘤组织坏死而得名。根据其产生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tnf-α和tnf-β两类,前者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后者由活化t细胞产生,又名淋巴毒素(lymphotoxin, lt)。两类tnf基本的生物学活性相似,除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外,还有免疫调节、参与发热和炎症的发生。大剂量tnf-α可引起恶液质,因而tnf-α又称恶液质素(cachectin)。
5.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family, tgf-β family) 由多种细胞产生,主要包括tgf-β1、tgf-β2、tgf-β3、tgfβ1β2以及骨形成蛋白(bmp)等。
6.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d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igf-ⅱ、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神经生长因子(ngf)、抑瘤素m(osm)、血小板衍生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
7.细胞株趋化因子家族(chemokinefamily) 包括四个亚族:(1)c-x-c/α亚族,主要趋化中性粒细胞,主要的成员有il-8、黑素瘤细胞生长激活性(gro/mgsa)、血小板因子-4(pf-4)、血小板碱性蛋白、蛋白水解来源的产物ctap-ⅲ和β-thromboglobulin、炎症蛋白10(ip-10)、ena-78;(2)c-c/β亚族,主要趋化单核细胞,这个亚族的成员包括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mip-1β、rante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caf)、mcp-2、mcp-3和i-309。(3)c型亚家族的代表有淋巴细胞趋化蛋白。(4)cx3c亚家族,fractalkine是cx3c型趋化因子,对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及nk细胞有趋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