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紫叶李苗木繁殖

1.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干皮紫灰色,小枝淡红褐色,均光滑无毛。单叶互生,叶卵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5~6厘米,宽2~4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缘具尖细锯齿,羽状脉5~8对,两面无毛或背面脉腋有毛,色暗绿或紫红,叶柄光滑多无腺体。花单生或2朵簇生,白色,雄蕊约25枚,略短于花瓣,花部无毛,核果扁球形,径1~3厘米,腹缝线上微见沟纹,无梗洼,熟时黄、红或紫色,光亮或微被白粉,花叶同放,花期3~4月,果常早落。 2.生态习性 紫叶李为暖温带树种,喜光、抗寒、耐旱、喜湿,但不耐积水,适应性强,以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最为有利。怕盐碱和涝洼。浅根性,萌蘖性强,对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 3.苗木繁殖 以嫁接繁殖为主。也可扦插和高空压条繁殖。 芽接法:砧木可用桃、李、梅、杏、山桃、山杏、毛桃和紫叶李的实生苗,相比较而言,桃砧生长势旺,叶色紫绿,但怕涝;李儆砧木较耐涝;杏、梅寿命较长,但也怕涝。嫁接的砧木一般选择1~2年生的苗,最好是专门做砧木培养的,嫁接前要先短截,只保留地表上5~7厘米的树桩,6月中下旬“t”形芽接,嫁接后,接芽在7天左右没有萎蔫,说明已经成活,25天左右就可以将塑料条拆除。 高空压条法:枝条要选择树势较强,无病虫害的植株,枝条直径一般为1~2厘米,以2~4年生枝条为最好。压条在春季4月中旬至5月中旬进行,在压条上选择适宜的部位用嫁接刀刻划两道刻瘦.间距在1.5厘米左右,然后对刻痕间的表皮进行环剥,环剥后立即套上塑料袋,并在下刻痕下部将塑料袋系死,然后将调好的砂壤土泥浆放人塑料袋,捏成球状,泥球要将环剥处包裹住,并使其处于泥球的中部,然后将塑料袋上口系死。塑料袋封好后要经常进行检查,查看泥球是否干硬,如果土球柔软,说明包扎效果较好,土壤含水量较高。大约45天后伤口可以愈合并开始生根,秋末落叶后,将压条在泥球下部剪断,剪开塑料袋后进行移栽。如果干硬则说明塑料袋有漏气的地方,要立即用注射器注入水,并在原塑料袋外再套一个塑料袋。 扦插法:有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 硬枝扦插: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均可进行扦插,但需在土壤上冻前扦插完毕。苗床应设在有草苫或保温被的阳光棚内。苗床应在扦插前半个月准备,一般做成平床即可,土壤应为沙质壤土,作床前应施入经腐熟发酵的牛马粪,用量为每667米2800—2600千克,土和肥料要拌匀,耙平后用40%五氯硝基苯颗粒与土壤充分拌匀进行消毒,用量为7~8克/米2,消毒后覆盖塑料布进行封闭。扦插的枝条应无病虫害,直径0.5—1厘米,且木质化程度要高,插条一般剪成12~15厘米,下剪口剪成马蹄形,上剪口应平滑,距芽1~1.5厘米,插条100~150棍绑成一捆,在500毫克/千克iba(吲哚乙酸)溶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取出备用。扦插前先在苗床上用竹签进行打孑l,株行距为10厘米×10厘米,打孔后进行扦插,扦插深度为外露3~4个芽即可。扦插后立即浇1次透水。扦插后棚内温度不应低于5℃,晴天时应在上午9:30左右揭开保温被或草苫,以提高温度增加光照,下午4:00后放下覆盖物进行保温。在3月中旬再浇1次透水,并在中午棚温较高时适当通风进行炼苗。在4月中旬揭掉棚膜,对叶面喷施1次0. 3%尿素溶液,以增强长势,此后每10天左右喷施1次氮、磷、钾复合髦,并视土壤墒情浇水,使土壤保持在半干半湿状态,8月底前停止施肥,第2年春可移栽入圃地进行栽培。 嫩枝扦插:扦插需具备高1.8~2.0米的荫棚,荫棚四周及顶帮均用单层苇帘遮盖,透光率30%左右。荫棚下挖低床,深15~20厘米,宽1米。床内填干净河沙。插条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 的母树,采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鲁中地区6、7、8月份均可采 条。为防止插条失水,要随采随插。插穗长12~15厘米,上端留 4~5片叶,其余去掉。下切口用单面刀片削平。用iba 500米毫 克/千克溶液处理的插穗生根情况最好,生根率达95%。扦插前先 将苗床喷透水,再用4克/米2的多菌灵溶液喷洒床面即可扦插。 将插穗下端2~3厘米浸入药液中4~5秒,插穗深度为3厘米左 右,株行距为5厘米x8厘米,插完后适当喷水,并搭塑料小拱 棚,将塑料膜盖严、紧。扦插后生根前,每天喷水1~2次,为喷 水方便,可设带喷头的塑料喷管,每次喷水30~45秒,时间为上 午11:00及下午2:00。为防止插穗腐烂,每隔7~10天喷1次 0. 1%的多菌灵溶液,共喷2~3次。 4.栽植 应种植于光照充足处,切忌种植于背阴处和大树下,光照不足 不仅使植株生长不良,还会使叶片发绿,降低观赏价值。栽种于干 燥之处可正常生长,尽量种植于背风向阳处,尽量不要种植在风口。 5.土肥水管理6.整形修剪 紫叶李是观叶树种。根据其为观叶树的特点,应培养丰满茂密的树冠,最佳的树形是“疏散分层形”。这种树形,树冠开张且不失紧凑,而且主干明显,主枝错落有致。紫叶李的整形一般分四年进行。第一年的修剪在栽植后进行,在于高0. 8~1.2米处短截,剪口下的第一个芽作为主干延长枝,在第一个芽的下方选取3个粗壮的新生枝条作为主枝,枝条应均匀分布,可不在同一轨迹,但上下不应差5厘米以上,且应呈45度角向上展开。主枝选定好后,在生长期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摘心,以促其粗壮。第二年冬剪时,还应适当短截主干延长枝,选取壮芽,在其上1处短截,芽的方向应与头年主干延长枝的方向相反,3个主枝也应进行短截,留粗壮的外芽。第三年冬剪时,主干延长枝再与第二年的主干延长枝方向相反,并选留第二层2主枝,也同样保留外芽,长成后与第一层主枝错落分布。第四年照此法选留第三层主枝。在对各层主枝进行修剪时,应适当保留一定数量的侧枝,使树冠充实而不空洞,在树形基本形成后,每年只需要剪除过密枝、下垂枝、重叠枝、交叉枝和枯死枝即可(参见图2)。 7.病虫害防治图2紫叶李树形(疏散分层形) 紫叶李的病虫害生要右红蜘蛛、刺蛾和布袋蛾,如有发生可用王0%的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杀。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