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PH值的原理

ph是水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
ph是常用的水质指标之一。天然水的ph大约在6 ~9的范围内,饮用水ph要求在6.5~8. 5之间。当水体受到酸、碱污染后,将引起水体ph变化。为了保护水体,我国规定,河流水体ph应在 6.5~9之间。
ph是水化学中常用的和重要的检验项目之一,由于ph(ph仪表)受水温影响而变化,测定时应在规定的温度下进行,或者校正温度。通常采用玻璃电极法和比色法测定ph。比色法简便,但受色度、浊度、胶体物质、氧化剂、还原剂及盐度的干扰。玻璃电极法基本上不受以上上因素的干扰,因而一般*使用玻璃电极法。
(a)玻璃电极法(gb/t 6920一1986)
原理: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组成电池(或直接采用复合电极),在25℃以下,溶液中每变化一个ph单位,电位差就变化59. 16mv ,将电压表刻度变为ph刻度,便可直接读出溶液的ph ,温度差可以通过仪器上的补偿装置进行校正。
测定方法: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准备好仪器,用邻苯二甲酸氧钾、磷酸二氢钾*和四硼酸钠标准缓冲溶液依次对仪器进行校正,在现场取一定水样测定或将电极插入水体直接测定ph。
(b)比色法
原理:各种酸碱指示剂在不同ph的水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而每种指示剂都有一定的变色范围。
测定方法:将已知ph的系列缓冲溶液加入适当的指示剂制成标准色液并封装在小安瓿瓶内,测定时取与缓冲溶液同量的水样,加入与标准系列相同的指示剂,然后进行比较,确定水样的ph。该方法不适用于有色、浑浊或含较高游离氯、氧化剂、还原剂的水样。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