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t/d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
1000t/d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节省用料成本,减少工业废料的产生,避免了环境污染;并提高了产品的抗压、抗折、抗裂、抗渗漏等物理特性,使产品质量大幅提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将制备好的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的内胎吊装在旋转支架上,在原料槽内加入不饱和聚酯树脂、树脂促进剂和固化剂,重量配比为100∶1~4∶1~4,然后通过导纱孔板,将置于放纱架上的中碱玻璃纤纱导入原料槽内,进行充分浸渗0.1~6秒,之后将充分混合浸渗的混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中碱玻璃纤纱,通过压纱辊导出,经导丝头,用微控电脑缠绕设备采用斜线交叉,纵向缠绕方式,将中碱玻璃纤纱缠绕在地埋式污水 处理池的内胎表面上8~13周(7~11mm厚),后放置120分钟,至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即完成成品的制作。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有益效果是,机械设备控制用料,节省成本,减少工业废料的产生,避免了环 境污染;机械化的生产和原材料的佳配比,以及缠绕的方法提高了产品的抗压、抗折、抗 裂、抗渗漏等物理特性,去掉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使产品质量比较稳定。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20℃进行生产加工时,首先将预先制备好的约20立方米的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的内胎 吊装在旋转支架上,同时在原料槽中加入重量比为100∶3∶3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树脂 促进剂和固化剂,通过导纱孔板,将置于放纱架上的中碱玻璃纤纱导入原料槽内,将原料槽 的宽度设置为50厘米,中碱玻璃纤纱传动的速度0.5米/秒,使得中碱玻璃纤纱在不饱和聚 酯树脂中进行充分浸渗1秒,然后将充分混合浸渗的混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中碱玻璃纤纱, 通过压纱辊导出,去掉多余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经导丝头,用微控电脑缠绕设备采用斜线交 叉,纵向缠绕,交替进行的方式,将中碱玻璃纤纱缠绕在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的内胎表面上 10mm厚;放置120分钟,至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即完成成品的制作。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特征:
1.各反应池内均装有填料和分室挡板,沉淀消化池和厌氧生物膜池由带有渗水孔的挡板 分隔成两室、接触氧化分离池由分室挡板分隔成两室,各反应池两室的横截面积比均在0.1~ 10之间,填料可以是软性、半软性、弹性或立体型填料。
2.沉淀消化池和厌氧生物膜池内采用厌氧生物膜法,生物量大,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可 对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显著减少了接触氧化分离池处理的负担。
3.接触氧化室由生物接触氧化桶和环隙区组成,内有微动力曝气装置,能够进一步去除 有机物,提高终出水的质量。
4.接触氧化室环隙区有气提回流装置,将室中剩余污泥和污水回流至沉淀消化池或厌氧 生物膜池进行污泥消化,可解决剩余污泥难处理的问题,还可以强化脱氮效果。
5.生物接触氧化桶内放置填料,下部有曝气装置,根据进出水质的要求,桶大小占接触 氧化室体积的0.1~0.9且可以放置在本室内任意位置。
6.接触氧化分离池分室挡板上装有由一对至三对沉淀分离管组成的沉淀分离装置,使泥 水澄清分离,清水被导入清水室,不用另设沉淀池,节约占地;清水室和其他区段*分离, 加药管放入清水室的沉淀分离管内,使经过的清水得到消毒。
7.根据进水的污染状况,可灵活选取运行方式:当进水不含粪便时,可以省去沉淀消化 池,当进水有机负荷较低或出水(质量)要求不高时,可以选取沉淀消化池+厌氧生物膜池、 沉淀消化池+接触氧化分离池、厌氧生物膜池+接触氧化分离池的组合方式,还可因地制宜,出 水通过自流流出。
技术突破点
1 腐蚀、盐的沉积
在处理废水的过程中,酸、碱等都会加速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容器的腐蚀,没有任何一种材料在超临界水氧化的状态下能够经受住腐蚀的影响。
解决方法:改进反应器的材质,使用特殊的材料进行改进,比如钛-镍合金,这种特殊的材料能够达到一定的耐腐蚀效果,用这种耐腐蚀的合金材料作为反应设备,能够保证水质的质量;同时也可以使用陶瓷类或者金刚石作为冷却器的内壁材料,还可以对反应材料的性质进行改进,比如将改变物料的ph值。对催化剂进行改进也是解决腐蚀问题的重要方式,在氧化的过程中,材质产生的无机盐造成的沉淀容易造成设备管道的堵塞,需要及时进行处理,才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基础数据不足
超临界水氧化中的相平衡数据不足,无法对超临界水氧化的中间产物进行分析,只能通过推测的方法对中间反应进行判断。如果数据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对中间反应进行控制,从而有效的解决上述中提到的腐蚀问题或者是管道堵塞问题。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发展遭遇了一些技术挑战,主要是盐酸、硫酸等的腐蚀和盐类的沉积。目前上对于腐蚀和盐沉积问题也正在逐步开展研究,可以预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利用超临界水氧化这种洁净、安全、节能、高效、高品质的绿色环保技术,将是未来工业化应用的主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