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生物质气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生物质气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生物质气化技术可将固体生物质原料转化为洁净气体燃料。生物质气化是在一定的热力学条件下,将组成生物质的碳氢化合物转化为含co、h2 和ch4等的可燃气体中,使生物质中大部分能量转移到气体中的过程。为了提供反应的热力学条件,气化过程需要供给空气或氧气即气化剂,使原料发生部分燃烧。
生物质气化的过程很复杂,随着气化装置的类型、工艺流程、反应条件、气化剂种类、原料性质等条件的不同,反应过程也不相同。一般来说,气化反应可分为三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固体燃料的干燥、气化物质中挥发分的析出(热解阶段)和残余焦碳的气化过程(生成的焦碳气化阶段)。
生物质原料在进入气化反应器后,首先被加热析出吸附在生物质表面的水分,气化炉温度在100~150℃时,主要为干燥阶段大部分水分在105℃ 条件下释出。当气化炉温度达到160℃以上便开始发生高分子有机物在不可逆条件下热分解反应,并随温度的升高,分解进行的越激烈。热解过程是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的热分解过程。在加热的条件下生物质中的挥发分不断析出,最后剩余焦炭和灰渣。热分解过程中的产物除了co2、co、ch4、不饱和芳香烃化合物,像c2h4和c6h6还有水蒸气、h2、o2和n2。其中h2、co、ch4和cmhn是可燃气体。co2、和n2是不可燃气体。氧气参与反应但自身并不放热。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