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制造业长久以来依靠的劳动力优势正在逐步消失。廉价的劳动力大军,曾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动力,如今已不如往昔那么庞大和廉价,企业还面临不断恶化的用工短缺问题。因此,对于大规模制造生产,想在竞争的企业而言,提高生产力的出路只有依靠技术提升、引进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自动化也是工厂发展的必经途径。自动化级:使用快速装夹定位夹具使用快速装夹定位夹具,是工厂迈向自动化的步。在不同的机床与工序中使用统一的夹具基准,使得工件与电极的换装不再需要人工打表,几秒即可实现换装,重复定位可达2μm以内的高精度。●降低工件准备时间●增加生产时间●容许在生产工序间脱机检测自动化第二级:机床集成了自动交换装置在使用快速装夹定位夹具的基础上,机床上选配了自动更换电极、工件的装置,从而实现较长时间的自动加工。但这种自动交换装置实现的自动化加工能力很有限。●经济的一体化设计●投资较少自动化第三级:配置工件/电极复合系统通过配置工件/电极复合系统,可支持更多数量的工件/电极换装,可处理多种类不同托盘系统,预设数据及数控程式确保了加工流程的高透明度。●连续自动化能力提升●加工流程高透明自动化第四级:制造单元用一个处理设备,服务多台机床及设备,通过不同的机床及辅助设备实现无人值守加工,加工流程具有高透明度,实时获取工件及工序的资料,通过三坐标测量仪实现在线测量,确保高质量生产。●实现无人值守加工自动化第五级:柔性制造系统用一个处理设备,服务多台机床及设备,把所有机床和相关资料联系在一起,实现数据流和物流的统一管理,并且设备数量可根据需求延伸,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设备数量可根据需求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