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业重金属铬污染的存在形态及迁移变化 1、【制革业重金属污染迁移变化】没有经过重金属捕捉剂bc-05sh处理的高浓度铬鞣废水会有两方面的隐患。a/总铬控制不好,极易超标。b/利用传统化学沉淀法处理的污泥中铬盐氢氧化物极不稳定,很容易因ph的变化二次返浸水体之中,形成二次污染。下面我们简单描述一下制革业重金属铬的迁移转化过程:
重金属铬通过制革含铬污泥的填埋、土壤渗漏、污水灌溉等作用进入地下水及土壤,成为地下水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关键原因。沉降在土壤表层的一些含铬细粒子在风等因素的作用下卷入空中成为大气颗粒污染物,其中一部分经降水或重力作用回落到水体和土壤中,土壤中的重金属又会随淋溶作用、降水进入水体中;而另一部分会在大气灰尘的吸附作用下粘附于其表面,在风雨作用下又回到水体和土壤中去。水体和土壤也就成为了这个恶性循环的枢纽。总之,城市土壤是重金属的载体,既是空气中悬浮颗粒、浮尘、扬尘、沙尘、烟尘的归宿地,又是水体污染物通过灌溉,渗漏、循环而最终积淀的场所,水体则成为重金属污染物的最终归宿。
2、【制革业重金属铬的存在形态】
制革废水中铬鞣废水主要为cr(ⅲ)。制革废水的水量水质波动较大,在ph较高时,大量的cr(ⅲ)会被氧化为具有较强毒性的cr(ⅵ)。此外,在高浓度废水中,cr(ⅵ)也可在厌氧条件下被还原为cr(ⅲ),由于三价铬和六价铬之问能相互转化,所以近年来倾向于以总铬量规定水质标准。废水中主要是六价铬的化合物,常以铬酸根离子存在。铬在环境中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价态,其化学性质及生物毒性大小也不相同。由铬的电极电势图可知:在酸性溶液中,氧化数为+6的铬(cr2o27-)有较强氧化性,可被还原为cr(ⅲ);而cr(ⅱ)有较强还原性,可被氧化为cr(ⅲ)”。在碱性溶液中,氧化数为cr(ⅵ)氧化性很弱,相反cr(ⅲ)易被氧化为cr(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