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中之后从中止消除之日开始计算,对于诉讼时效一般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在诉讼时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中止、中断的情形,都要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处理,诉讼时效的中止出现是有法律规定的情形的,当事人应当在诉讼时效内行使自己的权利。
一、诉讼时效中止后如何计算
从中止时效消除之日开始进行计算。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二、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而延长诉讼时效的办法是如果具有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起诉等情形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三、诉讼时效中断的后果是怎样的
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但如何确认中断事由的终止,因事由的性质有别而有所不同:
(一)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书面通知应以到达相对人时为事由终止;口头通知应以相对人了解时为事由终止。在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后,权利人再次请求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可再次中断。
(二)因提起诉讼或仲裁中断时效的,应于诉讼终结或法院作出裁判时为事由终止;权利人申请执行程序的,应以执行程序完毕之时为事由终止。
(三)因调解中断时效的,调处失败的,以失败之时为事由终止;调处成功而达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时为事由终止。
以上就是由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诉讼时效中止后如何计算的法律知识。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出现不可抗力的情况的诉讼时效可能会中止。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