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内功之变量对象
目录
前言一、变量对象二、全局变量对象三、函数变量对象写在最后(免费学习推荐:javascript视频教程)
前言
javascript编程的时候总避免不了声明函数和变量,以成功构建我们的系统,但是解释器是如何并且在什么地方去查找这些函数和变量呢?我们引用这些对象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上篇《javascript中的执行上下文》中我们提到了一部分,当 javascript 代码执行一段可执行代码(executable code)时,会创建对应的执行上下文(execution context)。
对于每个执行上下文,都有三个重要属性:
变量对象(variable object,vo)作用域链(scope chain)this
一、变量对象
在函数上下文中,我们用活动对象(activation object, ao)来表示变量对象。
活动对象和变量对象其实是一个东西:
变量对象是规范上的或者说是引擎实现上的,不可在 javascript 环境中访问只有到当进入一个执行上下文中,这个执行上下文的变量对象才会被激活,所以才叫 activation object 呐,而只有被激活的变量对象,也就是活动对象上的各种属性才能被访问。这里附上一张貘大对于两者关系的回答:
我们可以将变量对象的创建过程用代码模拟一下:
1.我们用普通的对象来表示变量对象
var vo = {}; // 变量对象
2.而变量对象是执行上下文的一个属性:
activecontext = { vo: { // 上下文数据(var, fd, function arguments) }};
3.当我们遇到下面的代码时:
var a = 10;function func(x){ var b = 20;}func(30);
4.对应的变量对象应该是:
// 全局变量对象vo(global) = { a: 10, func: reference to function plus(){}}// func函数上下文的变量对象vo(func functioncontext) = { x: 30, b: 20};
因为不同执行上下文下的变量对象稍有不同,所以我们分开来说。
二、全局变量对象
我们先了解一个概念,叫全局对象。在 w3school 中也有介绍:
全局对象是预定义的对象,作为 javascript 的全局函数和全局属性的占位符。通过使用全局对象,可以访问所有其他所有预定义的对象、函数和属性。
1.可以通过 this 引用,在客户端 javascript 中,全局对象就是 window 对象。
console.log(this); //window
2.全局对象是由 object 构造函数实例化的一个对象。
console.log(this instanceof object); // true
3.预定义了一堆,嗯,一大堆函数和属性。
// 都能生效console.log(math.random()); //随机数console.log(this.math.random()); //随机数
4.作为全局变量的宿主(很牛的样子)
var a = 1;console.log(this.a);// 1
5.客户端 javascript 中,全局对象有 window 属性指向自身。
var a = 1;console.log(window.a); // 1this.window.b = 2;console.log(this.b); // 2
而全局上下文中的变量对象就是全局对象!
三、函数上下文中的变量对象
在函数执行上下文中,vo是不能直接访问的,此时由活动对象(activation object,缩写为ao)扮演vo的角色。
vo(functioncontext) === ao
活动对象是在进入函数上下文时刻被创建的,它通过函数的arguments属性初始化。arguments属性的值是arguments对象:
ao = { arguments: <argo>}
arguments对象是活动对象的一个属性,它包括如下属性:
callee — 指向当前函数的引用length — 真正传递的参数个数properties-indexes (字符串类型的整数) 属性的值就是函数的参数值(按参数列表从左到右排列)。properties-indexes内部元素的个数等于arguments.length. properties-indexes 的值和实际传递进来的参数之间是共享的。我们来看下面代码:
function foo(x, y, z) { // 声明的函数参数数量arguments (x, y, z) alert(foo.length); // 3 // 真正传进来的参数个数(only x, y) alert(arguments.length); // 2 // 参数的callee是函数自身 alert(arguments.callee === foo); // true // 参数共享 alert(x === arguments[0]); // true alert(x); // 10 arguments[0] = 20; alert(x); // 20 x = 30; alert(arguments[0]); // 30 // 不过,没有传进来的参数z,和参数的第3个索引值是不共享的 z = 40; alert(arguments[2]); // undefined arguments[2] = 50; alert(z); // 40 } foo(10, 20);
3.1 执行过程执行上下文的代码会分成两个阶段进行处理:分析和执行,我们也可以叫做:
进入执行上下文代码执行3.2 进入执行上下文当进入执行上下文时,这时候还没有执行代码,
变量对象会包括:
函数的所有形参 (如果是函数上下文)
由名称和对应值组成的一个变量对象的属性被创建没有实参,属性值设为 undefined函数声明
由名称和对应值(函数对象(function-object))组成一个变量对象的属性被创建如果变量对象已经存在相同名称的属性,则完全替换这个属性变量声明
由名称和对应值(undefined)组成一个变量对象的属性被创建;如果变量名称跟已经声明的形式参数或函数相同,则变量声明不会干扰已经存在的这类属性举个例子:
function foo(a) { var b = 2; function c() {} var d = function() {}; b = 3;}foo(1);
在进入执行上下文后,这时候的 ao 是:
ao = { arguments: { 0: 1, length: 1 }, a: 1, b: undefined, c: reference to function c(){}, d: undefined}
3.3 代码执行在代码执行阶段,会顺序执行代码,根据代码,修改变量对象的值
还是上面的例子,当代码执行完后,这时候的 ao 是:
ao = { arguments: { 0: 1, length: 1 }, a: 1, b: 3, c: reference to function c(){}, d: reference to functionexpression d}
到这里变量对象的创建过程就介绍完了,让我们简洁的总结我们上述所说:
全局上下文的变量对象初始化是全局对象;函数上下文的变量对象初始化只包括 arguments 对象;在进入执行上下文时会给变量对象添加形参、函数声明、变量声明等初始的属性值;在代码执行阶段,会再次修改变量对象的属性值;思考题
最后让我们看几个例子:
1.第一题
function foo() { console.log(a); a = 1;}foo(); // ?function bar() { a = 1; console.log(a);}bar(); // ?
第一段会报错:uncaught referenceerror: a is not defined。
第二段会打印:1。
这是因为函数中的 “a” 并没有通过 var 关键字声明,所有不会被存放在 ao 中。
第一段执行 console 的时候, ao 的值是:
ao = { arguments: { length: 0 }}
没有 a 的值,然后就会到全局去找,全局也没有,所以会报错。
当第二段执行 console 的时候,全局对象已经被赋予了 a 属性,这时候就可以从全局找到 a 的值,所以会打印 1。
2.第二题
console.log(foo);function foo(){ console.log(foo);}var foo = 1;
会打印函数,而不是 undefined 。
这是因为在进入执行上下文时,首先会处理函数声明,其次会处理变量声明,如果如果变量名称跟已经声明的形式参数或函数相同,则变量声明不会干扰已经存在的这类属性。
相关免费学习推荐:javascript(视频)
以上就是简约javascript中的变量对象的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