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可以多次调用、能够完成特定操作功能的程序段编写成独立的程序模块称为子程序,又称其为过程。主程序与子程序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主程序与子程序间的关系
一、子程序特性
1.重复性
2.通用性
3.可浮动性
4.可递归和可重入性
二、子程序定义
格式:
procedure name proc attribute
┇
procedure name endp
1.子程序名
2.属性
①near
②far。
三、子程序的设计方法
子程序是程序设计中经常使用的程序结构,通过把一些固定的、经常使用的功能做成子程序的形式,可以使源程序及目标程序大大缩短,提高程序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
对于一个子程序,应该注意它的入口参数和出口参数。
入口参数是由主程序传给子程序的参数,而出口参数是子程序运算完传给主程序的结果。另外,子程序所使用的寄存器和存储单元往往需要保护,以免影响返回后主程序的运行。
主程序在调用子程序时,一方面初始数据要传给子程序,另一方面子程序运行结果要传给主程序,因此,主子程序之间的参数传递是非常重要的。
四、子程序的调用和返回
1.call指令
2.ret指令
五、现场保护与现场恢复
1.现场保护与现场恢复的原因
2.现场保护与现场恢复的实现
(1)push/pop
(2)pusha/popa
(3)pushad/popad
六、参数传递的实现
参数传递一般有四种方法实现:
(1) 利用寄存器
这是一种最常见方法,把所需传递的参数直接放在主程序的寄存器中传递给子程序。
(2) 利用存储单元
这种参数传递方法,把所需传递的参数直接放在子程序调用指令代码之后。若子程序和调用程序在同一源文件(同一程序模块)中,则子程序可直接访问模块中的变量,进行参数传递。
(3) 利用堆栈
这种方法将参数压入堆栈,在子程序运行时从堆栈中取参数。
下面我们通过实例说明子程序设计及参数传递方法。
(4) 通过地址表传递参数地址
这种方法是在主程序中建立一个地址表,把要传送给子程序的参数都存放在地址表中,然后把地址表的首地址通过寄存器bx传送到子程序中去。子程序通过地址表取得所需参数,并把结果存入指定的存储单元中去。
五、增强功能的子程序定义伪操作
从masm5.1版开始为用户提供增强功能的过程定义伪操作
伪操作格式:
procnameproc [attribute field][uses register list][, parameter field]
┇
procnameendp
说明:
①.其中属性字段(attribute field)有以下几项组成:distancelanguage typevisibilityprologue,每一项均为可选,各项之间用一空格或制表符分开。
ⅰ.distance就是near或far。
ⅱ.language type说明当该过程作为某高级语言程序的子过程时所用的高级语言。
ⅲ.visibility说明该过程的可见性,可用private或public。如用private则该过程的可见性只能是当前的源文件;如用public则允许其他模块调用该过程(默认)。
ⅳ.prologue是一宏的名字,允许用户用宏来控制过程的入口和出口有关的代码。
②.uses字段允许用户指定所需保存和恢复的寄存器表,masm将在过程入口自动生成push指令来保存这些寄存器,并在过程出口的ret指令前自动生成pop指令来恢复这些寄存器。
③.参数字段允许用户指定该过程所用参数,其格式为:identifier:type[,identifier:type]其中identifier给出参数的符号名,type给出参数的类型。参数之间用逗号隔开。
增强功能的过程定义伪操作还可在过程中定义局部变量。
局部变量是指在过程内部使用的变量。它是在过程被调用时在堆栈中建立的,在退出过程时被释放。它是以[bp-2]、[bp-4]、…的形式被访问的。masm规定,在过程内可以用local伪操作为局部变量申请空间。
伪操作格式:localvardef [,vardef]
说明:
①.其中变量定义可用的格式为:label label:type label [count]:type其中第一个未指定类型者masm将使用word。type可以指定任意合法的类型说明。第三种类型为用户申请数组提供了方便。
②.local语句必须紧跟在过程定义伪操作之后,并在任何80x86指令或可以产生任何代码的masm语句之前出现。它可以定义多个局部变量。
七、程序的调用
1.递归的概念
2.递归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