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原则意思是刑事法律当中的对刑事案件立法和司法活动所适用的准则,具体分为了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适用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这三个原则。
一、刑法中的原则是什么意思
刑法中的原则意思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在全部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即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适用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分别体现在刑法第三条、第四条和第五条。我国《刑法》关于三大基本原则的规定:
第三条【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四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五条【罪责刑相适应】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二、刑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刑法的适用范围是指刑法适用于什么地方、什么人和什么时间,以及是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的总称。它关系到一个国家行使管辖权和刑罚权,涉及到国家的主权的可题。刑法的适用范围,又叫刑法的效力范围,它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刑法在什么范围、在什么时间它是有效的。刑法的效力范围可以分为刑法的空间效力和刑法的时间效力两个问题。
三、刑法的渊源是什么
刑法渊源是指刑法权产生的根据和刑法的表现形式。刑法渊源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渊源是指成文的刑法法规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法规、附属刑法法规,以及根据法律授权,以行政命令形式颁布的有关犯罪与刑法的法律文件;间接渊源一般指习惯、判例、解释、学说等。
世界各国刑法由于国家性质和所属法系不同,对刑法渊源确定的范围也不同。大陆法系国家按照罪刑法定主义原则,仅以成文法为刑法的渊源;而英美法系国家则把习惯法和判例也视为刑法的渊源,法官定罪量刑有恪守成案的义务,凡与判例相同或类似的案件,各级法院必须遵守本法院或上级法院已有的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