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欧姆档,怀疑短路的话数字表用200ω档,指针表用×1档。数字表200ω档,短路显示0.几欧。数字表的二极管兼通断档,短路会响。
具体短路要看电路,有的几百欧属于短路,有的几欧几十欧属于短路,有的0.几欧属于短路。
如图所示的电路,提供了脉冲电流将其限制在非常低的成本。它可以处理输出的瞬间或持续短路。输入范围的影响仅仅是很小的干扰(glitch)(在数百微秒内的几百毫伏)。
很多产品要求辅助直流输出为外部器件或子系统提供电源。如果这些子系统是热连接的,一定要保护辅助输出免于短路。采用熔丝的方案反应是迟钝的,并且导致内部直流电压轨电压下降,可能影响到主系统。
如图所示的电路,提供了脉冲电流将其限制在非常低的成本。它可以处理输出的瞬间或持续短路。输入范围的影响仅仅是很小的干扰(glitch)(在数百微秒内的几百毫伏)。u1是施密特触发脉冲反相器(74hc14),q2是开关,而rsense是电流感应电阻。对该电路而言,vin=12 v,并且该电路被设计成负载电流最大为0.6a。
在通常条件下(负载电流小于500ma)q1关闭,v1=0 v,v2=0v,c1放电,而v3=5v,q3、q2打开,并且vout=12v。
如果负载电流上升到大于0.6a,q1打开,v1增大,而c1在很小的时间常数(c1×r1)下通过d1充电。当v2增大到大于74hc14的断路点上限时,v3下降,并且q3、q2关闭,而负载电流变为零。然后,q1关闭,v1开始下降,而c1在较大的时间常数(c1×r2)下放电。在较长的周期(依赖于c1和r2)以后,v2变低,v3的开关变高,而串联的开关管(q2)打开。
如果持续短路,该脉冲开关连续打开和关闭。对于高电流的应用而言,rsense上的功耗成为问题。所以,q1可以用高端电流传感器来代替,该传感器有放大作用(类似zetex的zxct1021),具有适当的电路改进。d2是用于当电源被关闭时c1放电的保护二极管。q2具有足够的额定电流(4到5a)。设计师也可以考虑施密特触发器短路点的容差。q2也可以用p沟道mosfet来代替,从而具有更低的正向压降。对更高的电压(例如24v),mosfet栅-源应该被保护:其不可以超过齐纳二极管的击穿电压。
当输出被1ω电阻短路时,得到的v2是2到3.2v之间的锯齿波,其上升时间是500μs,延迟时间是1s。输出电流脉冲的幅度大约是1.5a持续500μs,而在输入幅度的干扰是0.2v持续500μs。c1可以是一个较低的值(如0.47μf),以此来减小短路电流的脉冲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