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可谓一片大好,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棉花机械采收已经成为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新疆棉花种植密度大,目前的施药机械及方法脱叶效果差,造成机械采收棉花含杂率高,在国内及国外市场失去竞争优势。因此高质量的喷洒脱叶剂是提高棉花品质的关键手段,曾大面积用于喷洒脱叶剂,由于林带等环境影响,地头喷洒效果不佳,只有植保无人机喷洒脱叶剂达到质量要求,因此需求量也非常大。
植保无人机在农业应用上只是个载体,关键还是在配套的药剂、飞手、维修站等等,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如果能加大对无人机植保应用的调研和引导,根据各地实际生产需要,以种植大户、家庭农产和农业合作组织为载体,建设区域化喷药防治中心或作业队,统一规划,逐步让农民接受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方式,才是*。
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效率可高达72亩/小时,而且该模式下飞手相对轻松,可以进行5-7天的连续作业。当作业条件较为复杂,不适宜用智能航线模式飞行时, m(手动)/m+(增强手动)平均作业效率为56.5亩/小时,m(手动)模式作业对飞手飞行技术要求相对严格,而m+(增强手动)模式飞行可相对减少飞手压力。综合来看,植保无人机的平均作业效率为56.5-72亩/小时,按每天作业时间6-8小时计算,每天作业可达340-57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