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 (haohappy)
这篇文章是应chinaunix版主honestqiao之邀写的,简单介绍一下php。本来是要投给《电脑爱好者》,但是写的不够浅显易懂,对于普通电脑爱好者来说估计不怎么看得懂(写的时候没有怎么考虑这个,时间也比较紧,只花了一个小时),所以后来honestqiao也没有采用。我想不如贴在这里,权当废物利用好了呵呵,csdn上web开发者比较多,如果对php有兴趣可以看看。
更详细的php介绍可以看这篇文章。
对于普通电脑爱好者来说,php或许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比较关注网络的朋友,特别是关注网站建设技术的朋友,可能听说过php。php是一种为动态创建html内容而设计的简单但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
php本身是一种简单而强大的语言。php语言拥有核心特性如强大的字符串和数组处理能力,同时极大的改进了对面向对象编程的支持(php5以上版本)。通过使用标准的和可选的扩展模块,php应用程序可以连接mysql或oracle等十几种数据库、绘图、创建pdf文件和创建解析xml文件。你也可以使用c语言来写自己的php扩展模块。例如,在已存在的代码库中提供一个php的接口函数。你也可以在windows下运行php,使用com控制其它诸如word和excel的windows应用程序,或者使用odbc来连接数据库。
在国内,php曾经和微软的asp并驾齐驱,是大家常用的网络编程语言。 asp3.0现在早已经被微软放弃了,不再更新,也许有人会认为:php应该也是个快作古的东西了吧?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php不仅在高速发展,把asp远远抛在身后,而且渐渐成为现在互联网上使用最为广泛、最热门的语言。
根据netcraft网站的调查(http://www.netcraft.com),现在全球使用php的网站服务器超过2300万台(占全球网站四分之一强,全球网站数包括所有静态网站在一亿左右)。从netcraft的数据来看,今年以来php发展很快,上升势头强劲。根据tiobe全球最流行编程语言排行榜(http://www.tiobe.com/tpci.htm),php稳居前五。
根据《programming php》注1提供的数据,当前全球使用php的程序开发者数量已经达到了250万。php语言本身的开发团队也非常庞大,目前有超过450 个开发者,他们通过cvs提交了超过100万行的代码。php社区则是全球最活跃的开发社区,数以千万计的人们在此共享代码,推广php,互相帮助,并建立了很多知名的项目。事实上,世界上
“lamp”(linux+apache+mysql+php)技术组合已经是当今最流行的web技术组合。由于这些软件都是免费的,使用lamp任何人都可以完全免费地架设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站点或者商业站点。并且,这些软件都是开放源代码的,你可以很容易下载到别人写好的代码,安装到自己的网站上。
当然php不仅仅能够运行在linux上,事实上php支持目前所有主流操作系统,如windows,各种unix系统等。中国网民大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甚至服务器市场也是windows系统居多(这在世界上是很少见的)。php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也可以和iis服务器配合良好运行。最近微软公司还和zend公司签订协议,加大windows server 2003及其未来版本longhorn对php的支持。
简单是使php如此成功的原因。简单等于很少的代码量和较短的开发周期。开发者和公司常常可以使用php在短时间里完成项目,而用其它语言可能需要数倍时间。
正如google的adam bosworth所言:
“在程序设计的世界里每天都有一场不被承认的战争发生。它是一场在普通人和计算机科学家之间的战争。它是一场发生在想以简单、灵活、人性化的方式写代码的人和想以干净、清楚、正确的方式书写代码的人之间的战争。它是在php和c++/java之间的战争。”
php的未来非常光明,目前主要的平台供应商诸如microsoft、ibm、oracle、mysql、intel和redhat都认可并支持php。zend公司联合了多个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和php社区成员发起了一个新的合作项目collaboration project,目的在于使php通过创建企业级的、标准化的web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和开发环境达到一个新的层次。该项目主要的内容是zend php framework和eclipse php ide。
虽然目前中国与发达欧美国家的php普及率差距巨大,但随着新一轮网络热潮和开源文化的普及,php在国内的会快速发展起来。我们相信,将会有更多人了解开源,了解php,php将在中国互联网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注1:中译名《php程序设计》(第二版),原著为php创始人rasmus lerdorf,由o’reilly出版。该书译者为本文作者陈浩,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将于2007年二月在国内上市。本文引用了该书中的部份段落。
trackback: http://tb.blog.csdn.net/trackback.aspx?postid=140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