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手机支付逐渐成为支付方式的主流,因此也会出现小孩拿父母手机进行交易而产生的纠纷案件。那么,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卖房有效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卖房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由其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向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财产的处分可以由法定监护人行使,但监护人应负有善良管理人的职责,不得违背被监护人的利益处分财产。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律责任
(一)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为其主体资格的限制,无法承担民事责任。虽然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承担或在承担民事责任时受到限制,但是他们或她们在侵犯他人权利或利益时应该是直接侵害人,所以他们或她们是不能摆脱成为民事被告的风险。不过虽然他们或她们是被告,但是承担责任或部分责任的主体却是他们或她们的监护人。
(二)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有哪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有: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不能以自己的行为承担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资格。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没有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卖房的相关知识,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其交易行为是无效的,譬如,5岁小孩儿受赠钢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