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始载于《新修本草》.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根茎.主产于四川、福建.
【 采 收 】: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 煮或蒸至透心, 晒干, 除去须根, 切厚片, 生用.
【 规 格 】:
商品有川姜黄、建姜黄、广东长形姜黄和圆形姜黄、片姜黄等.习惯认为广东、四川所产品质较佳.以上除片姜黄外, 均以长圆形, 断面橙黄色, 质坚实者为佳.
【 性 状 】:
呈不规则卵圆形, 圆柱形或纺锤形, 常弯曲、有的叉状分枝、长2-5厘米, 直径1-3厘米.表面未去皮者深黄色、粗糙、有皱缩纹理;去皮者呈黄色、光滑、常被黄色粉末.两者可见环节和须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呈黄棕色或黄色, 呈角质状, 有蜡样光泽、平整断面能见环纹及小点.微有香气, 味苦辛, 咀嚼可使唾液染成黄色.
【 成 分 】:本品含姜黄素和挥发油.挥发油中含姜黄酮、姜黄烯及少量水芹烯.
【 药 理 】:
姜黄醇或醚提取物, 姜黄素和挥发油, 对实验性高脂血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姜黄素能增加心肌血流量, 姜黄提取物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电图st-t波变化;能增加纤溶酶活性, 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利胆作用, 能增加胆汁的生成和分泌, 并增加胆囊的收缩.姜黄素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和小鼠足肿有与可的松相近的抗炎作用;姜黄煎剂及浸剂对小鼠、豚鼠及兔子宫均有兴奋作用.
【性味归经】:辛、苦, 温.归肝、脾经.
【 功 效 】:活血行气, 通经止痛.主治胸胁刺痛, 经闭, 癥瘕, 产后腹痛, 风湿臂痛, 跌损肿痛.
【 用 法 】:煎服, 3-10g;外用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