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本书的结构框架及主要内容
从上而研究目的和意义可知,车铣加工中心的动态特性和加工性 能是其关键技术,动态特性为加工性能提供一些技术参数,加工性能为 动态特性提供指导,因此两者密切相关,本书就围绕这两大关键技术进 行逐步分析和研究。本书的结构框架如图1.11所示,利用计算机建模 与仿真技术对车铣加工中心对其若干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有些方法可 以推广到其他类型的高档数控机床,本书主要研究的内容有以下几个 方面。
(1)针对车铣加工中心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用计算机建模 与仿真技术解决车铣加工中心关键性问题。总结了国内外利用计算机 建模与仿真技术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
(2)车铣加工中心多柔体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分析,利用adams 软件和ansys软件联合建模,针对该机床关键部件将刚性体转变成柔 性体,与机床其他部分形成刚柔耦合系统,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 分析。
(3)车铣加工中心动态特性仿真与实验研究。通过对车铣复合加工中心进行激振仿真,获得出机床的动态特性,通过实验验证该仿真是 可行的。
(4)分别对无偏心和偏心切屑进行建模和仿真,获得切屑随着铣刀转角的变化规律。通过三维切屑几何形状与实验形状进行对比,验 证切屑建模方法的正确性。
(5)建立车铣切削力的数学建模和仿真,获得切削力随铣刀转角 的变化规律。在颤振机理上建立车铣加工的三维颤振理论模型,获得 车铣加工稳定域叶瓣仿真结果图,通过实验加t结果可知,仿真方法是有效的。
分析车铣加工原理,改变不同的切削参数,通过仿真出对表面
1. 5本章小结
本章对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机床集团、沈阳理工大 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各大型机床展览会进 行实地调研,同时在査阅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研究。 首先综述研究背景以及介绍车铣加工和计算机建模与仿真技术的概 况,然后分别对车铣加工中心和计算机建模与仿真技术在国内外的研 究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论述。根据国内外对车铣加工中 心大量需求和采用计算机建模与仿真技术对车铣加工中心深入研究比 较少的情况下,提出了本书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后给出了研究的结构 框架和主要内容。
本文由伯特利数控整理发表文章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