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最大的自由、免费、内容开放的网络百科全书wikipedia正式从mysql迁移到mariadb数据库。 在做正式迁移前wikipedia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兼容性测试和性能测试,详情请看官方说明。此前,2012年csdn研发频道曾报道过wikipedia开发者asher feldman
近日,全球最大的自由、免费、内容开放的网络百科全书wikipedia正式从mysql迁移到mariadb数据库。
在做正式迁移前wikipedia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兼容性测试和性能测试,详情请看官方说明。此前,2012年csdn研发频道曾报道过wikipedia开发者asher feldman宣称将英文维基的一个(slave)数据库从mysql5.1 + facebook补丁集迁移到了mariadb 5.5.28。
如今,时隔将近半年,wikipedia正式完成迁移。
mariadb是一个社区驱动的、采用xtradb存储引擎的mysql分支版本,由mysql创始人michael widenius带领开发,遵循gpl v2.0协议开源。
与mysql相比较,mariadb的优势在于:
maria存储引擎 pbxt存储引擎 xtradb 存储引擎 federatedx存储引擎 更快的复制查询处理 线程池 更少的警告和bug 运行速度更快 更多的extensions (more index parts, new startup options etc) 更好的功能测试 数据表消除 慢查询日志的扩展统计 支持对unicode的排序据solidot 的报道获悉:mysql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开源关系数据,它的名字取自于创始人michael monty widenius的长女“my”。2008年,sun收购mysql;2009年,甲骨文收购了sun,mysql落入了与开源社区关系紧张的甲骨文手中。widenius与他的旧团队在2009初创建了mysql的分支mariadb,它的名字取自于widenius的幼女“maria”,他希望通过保留核心开发者和日益增长的社区帮助mariadb挑战甲骨文的mysql。
wikipedia宣布从mysql迁移到mariadb,部分原因是甲骨文的mysql有免费版和企业版,企业版的新功能没有公开源码,而mariadb则没有这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