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的文章主要介绍的是mysql myisam引擎和innodb引擎的性能测试,myisam引擎和innodb引擎在实际操作中是经常运用到的,以下的文章就是对mysql myisam引擎和innodb引擎的性能测试的具体内容的介绍。 [硬件配置] cpu : amd2500+ (1.8g) 内存: 1g/现代 硬盘: 8
以下的文章主要介绍的是mysql myisam引擎和innodb引擎的性能测试,myisam引擎和innodb引擎在实际操作中是经常运用到的,以下的文章就是对mysql myisam引擎和innodb引擎的性能测试的具体内容的介绍。
[硬件配置]
cpu : amd2500+ (1.8g)
内存: 1g/现代
硬盘: 80g/ide
[软件配置]
os : windows xp sp2
se : php5.2.1
db : mysql5.0.37
web: iis6
[mysql表结构]
create table `myisam`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content` text, primary key (`id`) ) engine=myisam default charset=gbk; create table `innodb`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content` text,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gbk;
[数据内容]
$name = “heiyeluren”;
$content = “mysql支持数个存储引擎作为对不同表的类型的处理器。mysql存储引擎包括处理事务安全表的引擎和处理非事务安全表的引擎:· myisam管理非事务表。它提供高速存储和检索,以及全文搜索能力。mysql myisam在所有mysql配置里被支持,它是默认的存储引擎,除非你配置 mysql默认使用另外一个引擎。 ·memory存储引擎提供“内存中”表。merge存储引擎允许集合将被处理同样的myisam表作为一个单独的表。
就像myisam一 样,memory和merge存储引擎处理非事务表,这两个引擎也都被默认包含在mysql中。 释:memory存储引擎正式地被确定为heap引擎。· innodb和bdb存储引擎提供事务安全表。
bdb被包含在为支持它的操作系统发布的mysql-max二进制分发版里。innodb也默认被包括在所 有mysql 5.1二进制分发版里,你可以按照喜好通过配置mysql来允许或禁止任一引擎。·example存储引擎是一个“存根”引擎,它不做什么。你可以用这个 引擎创建表,但没有数据被存储于其中或从其中检索。
这个引擎的目的是服务,在mysql源代码中的一个例子,它演示说明如何开始编写新存储引擎。同样,它 的主要兴趣是对开发者。”;
[插入数据-1]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
myisam 1w:3/s
innodb 1w:219/s
myisam 10w:29/s
innodb 10w:2092/s
mysql myisam 100w:287/s
innodb 100w:没敢测试
[插入数据-2]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0)
myisam 1w:3/s
innodb 1w:3/s
myisam 10w:30/s
innodb 10w:29/s
myisam 100w:273/s
innodb 100w:423/s
[插入数据3] (innodb_buffer_pool_size=1024m)
innodb 1w:3/s
innodb 10w:33/s
innodb 100w:607/s
[插入数据4] (innodb_buffer_pool_size=256m,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 set autocommit=0)
innodb 1w:3/s
innodb 10w:26/s
innodb 100w:379/s
[mysql 配置文件] (缺省配置)
# mysql server instance configuration file [client] port=3306 [mysql] default-character-set=gbk [mysqld] port=3306 basedir=”c:/mysql50/” datadir=”c:/mysql50/data/” default-character-set=gbk default-storage-engine=innodb sql-mode=”strict_trans_tables,no_auto_create_user,no_engine_substitution” max_connections=100 query_cache_size=0 table_cache=256 tmp_table_size=50m thread_cache_size=8 myisam_max_sort_file_size=100g myisam_max_extra_sort_file_size=100g myisam_sort_buffer_size=100m key_buffer_size=82m read_buffer_size=64k read_rnd_buffer_size=256k sort_buffer_size=256k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4m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 innodb_log_buffer_size=2m innodb_buffer_pool_size=159m innodb_log_file_size=80m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8
可 以看出在mysql 5.0里面,mysql myisam和innodb存储引擎性能差别并不是很大,针对innodb来说,影响性能的主要是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这个选项,如果设置为1的话,那么每次插入数据的时候都会自动提交,导致性能急剧下降。
应该是跟刷新日志有关系,设置为0效率能够看到明显提升,当然,同 样你可以sql中提交“set autocommit = 0”来设置达到好的性能。另外,还听说通过设置innodb_buffer_pool_size能够提升innodb的性能,但是我测试发现没有特别明显 的提升。
基本上我们可以考虑使用innodb来替代我们的myisam引擎了,因为innodb自身很多良好的特点,比如事务支持、存储 过程、视图、行级锁定等等,在并发很多的情况下,相信innodb的表现肯定要比myisam强很多,当然,相应的在my.cnf中的配置也是比较关键 的,良好的配置,能够有效的加速你的应用。
如果不是很复杂的web应用,非关键应用,还是可以继续考虑mysql myisam的,这个具体情况可以自己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