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6泄漏智能监控报警系统技术规范
sf6泄漏智能监控报警系统(定量)系列产品主要采用了德国先进的双光束红外检测技术和电化学技术有效结合,以及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处理、通信技术于一体的开放系统平台。为智能变电站sf6监测维护综合解决方案提供模块化设计:系统具有sf6气体微水密度检测功能;sf6环境监测功能;sf6气体综合在线监测及综合管理功能。
该产品检测环境中sf6气体含量和氧气含量,当环境中sf6气体含量超标或缺氧,能实时进行报警,同时自动开启通风机进行通风,并具有温湿度检测,工作状态语音提示、远传报警、历史数据查询等诸多丰富功能。它的微量sf6气体检测技术,能检测到1-1500ppm浓度的sf6气体,该产品不仅可以达到保障人身安全的目的,而且还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进口高稳定的传感器,为现场工作人员提供更多一层可靠保护。在远端监控中心可随时掌握底端变电站、gis开关室的温湿度、氧气含量等环境量以及sf6气体泄漏状况。从而可实现对变电站、gis开关室无人值守,提高管理效率,完善维护体制。监控中心以数据库为核心,既可以实时监控变电站、开关室的环境及设备运行状况,又可以根据以往的环境、设备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系统可以检测环境中氧气含量、sf6含量、温湿度、烟雾探测、人体感应等信息进行采集,并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启动方式,根据以上监测设备的状态,分别对空调、视频系统、加热装置、除湿器、通风机等设备进行控制。同时,还引入火灾、烟雾等信号进行联动。该系统带有远程通讯接口,可直接或间接接入局域网,用户可在远端(线路运行单位值班室)通过专用监控软件,实现风机、空调、除湿机、加热装置等设备的遥控、遥信、遥测、遥调功能,对远程系统设备运行状况一目了然,并可通过联动防盗系统、火灾消防系统,实现突发时间的监控和管理。通过web软件实现视频和监测数据的查询。
硬件技术要求:
2.1对设备的一般要求
2.1.1环境温度及湿度
1) 环境温度:-15℃—+45℃,用于户内。
2) 海拔高度:<1000米。
3) 空气湿度:不大于90%。
4) 电磁干扰较强。
2.1.2设备工作电源 输入电压:220v ac,内置电源保护器防浪涌和雷电
2.1.3温度循环实验 所供设备经下述温度循环实验应不影响性能指标。 时间: ?24小时,范围: -10?c~+50?c 温度变化速度: 0.5?c/分钟 循环次数不小于2次,温度循环实验时,相对湿度为90%(+35?c)。
2.1.4振动测试要求 所供设备经下述振动试验应不影响性能指标。 振幅:?0.6mm,加速度: ?15m/s2(x、y、z三个方向),时间:?3h
2.3主机:主机负责采集所有变送器采集到的数据,并根据设置条件对各个空间的空调与风机进行控制。对所有的事件能进行自动记录并可查询,同时,主机必须具有rs485/rs232数据远传接口,可连接到主站进行集中监控,或通过开闭所提供的专用光纤通道连接到主站。
2.4变送器:
2.4.1气体变送器(sf6):采用间隙式检测,具有使用寿命长、响应速度快、稳定可靠等特点,可检测环境中sf6气体含量,根据相关规定,在环境中sf6气体含量超过1000ppm时迅速报警,同时启动风机进行排风换气。并将报警信号远传到集控中心,报警启动值可人工调整。sf6变送器安装在sf6开关下的基座上。
2.4.2温湿度变送器:采用高精度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可实时采集现场温度和湿度数据,并根据系统设置,来启动相应的设备。温湿度变送器通过导轨安装在墙上。
2.5控制器:
2.5.1风机控制器:可设置定时、sf6含量超标、氧气含量超标、温度超标、湿度超标等风机启动条件,风机控制采用风机控制器模块。
2.5.2空调控制器:根据市场上不同的空调型号和控制原理,具有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控制,具体视空调情况选择:
1)通讯方式:有的空调支持通讯控制方式,即空调本身具有通讯接口,对于这种控制方式,需要将其接入到主机的通讯接口即可。
2)红外遥控方式:对于采用红外遥控进行控制的空调,采用空调红外控制模块,由主机对空调红外控制模块发出预先学习的“除湿”、“降温”、“恒温”、“开机”、“关机”等红外指令即可。
2.5.3除湿机控制器:可在主机上设置相应温湿度采集器采集到的湿度控制,当湿度超标的时候启动除湿机。由于一般除湿机都不带红外遥控,而且具有微电脑的控制,所以需要对除湿机的电路进行简单的改造,开发除湿机控制模块的加入除湿机的电路中,用于控制除湿机的压缩机和风扇电源即可。
2.5.4加热装置控制器:对于需要对环境温度进行控制并进行低温加热的场合,可设置低温加热点,主机输出加热接点信号,直接控制加热装置电源。
2.6网络高速球型摄像机 选用sony 或者同类系列高清晰度彩络摄像机,内置网络服务器和网络界面,含网络录像软件,能ie远程控制。视频编码应采用mpeg-4视频adpcm音频压缩技术,采用标准的互联网tcp/ip协议及支持rpr通信协议,支持语音传送,语音与视频达到实时并同步。 视频编码器操作系统应采用c/s结构,能防止病毒和网络入侵;在网络上的任何计算机用户,根据权限的不同,使用者利用客户端软件可分别实现对远程现场的实时监视,对镜头、云台进行控制;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浏览;对网络上的任何计算机都可以实时存储录像。
2.6.1烟雾传感器:系统还应支持接入烟雾探测器(即火灾报警器),也可接入消防系统报警信号,并实现报警功能。同时,一旦发现火灾信号,系统将自动切断风机电源。
2.6.2红外线人体感应:系统具有红外线人体感应,当任何人进入开闭所,系统将立即报警,并将报警信号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
2.6.3门禁控制系统: 门禁系统在开闭所中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应能接入该系统,以便实现系统的集中控制和管理,本次工程为选配单元。
3、系统功能要求
3.1软件具有c/s和b/s两种结构。b/s与c/s端的功能基本相同。采用tcp/ip方式与主站通讯,采集开闭所开闭所环境数据并记录报警变位记录,主动发送报警变位数据到主站系统。接收主站报警控制。
3.2本地控制功能 ? 根据站内的sf6的气体浓度,当浓度超过的限制时,自动启动排风扇。浓度正常时,自动关闭排风机。
? 进入开闭所工作时,用监控中心提供的遥控器撤防后进入开闭所。否则被视为非法门禁闯入报警。
? 能对所内的风扇、空调、除湿机等设备进行控制,采用接触器,对于大电流的设备应采用大电流的交流接触器或者开关,并采用相配合截面的导线,防止发热。
? 能复归消防信号及其它智能设备。 上述描述的各项功能在不依赖管理服务器的情况下在站端实现。 3.3远程控制功能 ? 远程控制视频、风机、灯光等设备控制。
? 远程控制声光报警设备。
? 可以事先确定布防/撤防策略,由系统按照制定的策略自动进行布防/撤防。
? 高优先级的用户根据等级优先的原则可无条件获得低优先级用户的控制权,同级别用户根据时间优先的原则获得控制权,也可以通过协商的方法获得控制权。控制权的等级可设定。
3.4报警管理
? 红外、消防等重要信号发生报警动作时,自动启动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
? 当开闭所有人工作时对开闭所撤防操作,屏蔽开闭所报警输出,关闭声光报警器,启动蜂鸣器,提示当前处于撤防状态;当布防时,恢复报警信息的正常输出。
? 所有报警信息均自动保存为本地事件记录供主站查询。
? 接收主站系统定时数据巡检,报警动作主动上报变位信息到主站,使及时响应开闭所报警。
? 报警类别:站端智能设备状态变化及故障报警(实时监测与rsu相连的遥信、遥测、遥控设备以及智能设备的状态,以上设备一有故障应实时报警;能上报所有设备的状态)、消防报警、消防主机通信故障报警(与站内消防系统进行通信,实时获取消防报警信号和报警位置;通过通信判断消防主机是否故障)、防盗报警、温湿度报警、门非法闯入禁报警。
? 开闭所内同时发生多点报警时,按报警级别高低优先和时间优先的原则显示存贮,报警点的报警信息不丢失和误报;报警信息应有时标,精确到秒级。
3.5系统软件和客户端软件的操作界面全部为中文可视化界面,用户可根据清晰
的中文功能提示,实现全部的监控操作。用户在实时监控过程中,即可利用鼠标、也可外挂键盘对摄像机、风机、除湿机等进行控制。系统提供远程访问功能:维护人员不必到达设备现场,就可修改设备的各项参数,提高了设备的维护效率。同时,管理员可远程增加、删除和修改用户、监控地点以及用户的控制权限等信息。当这些信息修改之后,管理员不用对客户端进行维护,用户只要再重新登录系统一次,即可得到管理员重新分配的信息,减轻管理人员的软件维护工作量。
3.6用户管理功能:提供完善的用户帐号密码管理功能和严格的控制权限分级制度。根据控制权限分级制度,可以限定某些权限等级用户可以控制摄像机,某些用户仅能浏览,而无权控制,或者不能看到管理权限以外的其他摄像机。系统访问认证:用户进入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必须事先进行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注册,系统管理员根据用户授予相应的权限监视和控制权限。
3.7报警联动、数字录像功能:
安防报警:本系统可配置各种